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联考生物学试卷

日期: 2025-04-02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抗体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B、 蛋白质和核酸在细胞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
C、 糖原、脂质、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D、 细胞中运输各种离子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C、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均降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许多变化
D、 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婚前检查不属于优生措施
B、 胎儿的性别可通过羊膜腔穿刺进行确定
C、 早孕期接触致畸剂是形成畸形胎的遗传因素
D、 新出生婴儿和儿童易表现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十分广泛,下列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喜热恶寒
B、 喜怒无常
C、 耗氧量增加
D、 血中胆固醇含量常偏低
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集群分布的原因主要有:①资源分布不均匀;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蚯蚓因趋湿性形成集群分布,属于原因①
B、 沙漠植物因争夺水分形成集群分布,属于原因①
C、 雪松和橡树常形成集群分布,与原因②密切相关
D、 人类在地球表面呈集群分布,与原因③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保证
B、 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越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D、 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下列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B、 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均匀分布以便涂布
C、 对含有尿素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降低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与温度
D、 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这些操作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自交实验要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
C、 测交结果不能反映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
D、 孟德尔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
质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质膜上的受体
B、 磷脂、糖脂等脂类化合物可存在于质膜中
C、 膜蛋白在质膜上分布的差异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D、 磷脂和蛋白质位置不固定使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人体内四种不同的体液。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只有在甲内可能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乙和丙中
C、 乙到丁的过程受阻可引起组织水肿
D、 甲、丁可分别表示肌细胞的细胞内液、淋巴
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色素时,研磨应充分、细致而缓慢,力求提取更多色素
B、 将研磨液倒入小玻璃漏斗时,应在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纱布
C、 若收集的滤液呈淡绿色,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D、 色素分离后,滤纸条最上方是胡萝卜素,说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生活在马来西亚雨林里的一种枯叶螳螂,翅膀和背板都形似枯叶,利于其躲避天敌和捕食。下面对枯叶螳螂这一物种形成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枯叶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导致其发生了不定向变异
B、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枯叶螳螂个体从而导致其发生适应性进化
C、 枯叶螳螂的形态是其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D、 枯叶螳螂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1953年,Howard和Pelc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苗,然后于不同时间取根尖做放射自显影。根据实验结果,将细胞周期划分为4个时期:G1期、S期、G2期和M期。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都由这4个时期构成。有些细胞发生分化后会暂时停止细胞分裂,长期处于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这些细胞称之为Go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间隙期细胞虽暂时离开细胞周期,但仍能进行新陈代谢
B、 不同生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度及比例肯定各不相同
C、 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正常活动,保证了核DNA的均分
D、 生物的体细胞包括持续分裂的细胞和高度分化丧失分裂能力的细胞
人体的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膝反射的完成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传出神经元与伸肌之间可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
C、 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条件适宜依然能发生膝反射
D、 适宜强度敲击膝盖下方,a处释放的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防止杂菌污染和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也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和试管中时必须使用三角漏斗
B、 接种环在划线前后都要进行灼烧并立即划线以免灭菌失效
C、 无菌技术只能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
D、 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高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时计时
野生果蝇的某条染色体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变异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①和②
B、 果蝇条形棒眼的出现与变异类型②有关
C、 ①②③变异结果分别是基因的数目减少、数目增加、排列顺序改变
D、 ②中重复片段O可来自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至少有15处突变,奥密克戎毒株至少有32处突变,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畸变
B、 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可以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C、 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
D、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32P标记组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
B、 噬菌体的壳体蛋白是由细菌控制合成的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核苷酸种类数不变
D、 实验中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对细胞内折叠错误和受损的蛋白质、衰老的细胞器等进行降解,降解后的物质可再利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的膜上有质子泵,不断将H+泵入溶酶体内,维持酸性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可能会在核糖体内发生蛋白质的错误折叠
B、 若少量溶酶体破裂,多种水解酶溢出会破坏整个细胞
C、 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内的细胞自噬过程会明显加强
D、 酵母菌、乳酸菌等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自噬意味着个体的死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标志重捕法能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B、 影响“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
C、 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的大量生长,使沉水植物由于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影响
D、 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M表示腺苷,N表示核糖
B、 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涉及“ATP充电”
C、 食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为“ATP充电”
D、 肝脏中乳酸再生成葡萄糖不需要“ATP放能”
1958年,科学家将DNA被15N全部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一代)转入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分别取完成一次细胞分裂的细菌(第二代)和完成两次细胞分裂的细菌(第三代),提取其DNA并做离心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采用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
B、 提取DNA后离心是为了排除蛋白质、RNA等含氮物质的干扰
C、 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时,可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D、 通过观察第二代细菌的DNA条带分布,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裂时卵裂球及其细胞的体积均变小
B、 分割的胚胎或细胞可直接移植给受体
C、 可采用饲喂激素的方法促进良种母畜超数排卵
D、 克隆蛙可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获得
赤霉素(GA)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信号转导途径如图所示,GA与GID1结合可以活化SC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由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合成
B、 外施赤霉素对GA受体缺失突变体茎的伸长不起作用
C、 水稻种子萌发时GID1的表达量可能会增加
D、 DELLA蛋白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Per1基因是人体内生物节律分子振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机体的其他生理、生化活动。假设Per1基因含有Q个碱基,其中含有P个胸腺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erl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可能不影响生物节律
B、 Per1基因进行第n次复制消耗胞嘧啶2n-1(Q-P)个
C、 Per1基因转录形成RNA产物的过程属于基因表达
D、 Perl基因转录形成的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肽链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