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备考试卷培优卷

日期: 2025-03-29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日本人当时把30年代侵略中国的战争叫做“日中战争”,直到今天,日本某些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而中国官方包括教材等则称之为“日本侵华战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用语不同是由语言翻译差异造成的
B、 不同的立场与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
C、 翻译不同但本质上表达的意思一致
D、 “日中战争”掩盖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实质
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体制变化,汉语从文风到词汇也经历一次大换血。下列哪一选项的流行语体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
A、 合作社、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跃进、大锅饭
B、 市场体制、知识经济、因特网、绿色食品
C、 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 申奥、入世、和谐社会、就业、社会保障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事件的评价,对于欧洲和美洲双方都能接受的一项是(   )
A、 哥伦布把野蛮的美洲纳入到了文明的大家庭
B、 殖民主义随之到来,美洲面临灭顶之灾
C、 这是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D、 哥伦布把先进生产方式带到美洲,促进了其发展
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 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些统计数字表明(   )
A、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战
C、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
D、 洋务运动一战三大改造完成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推翻君主制度
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 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 它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C、 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它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下列为某农民在不同年份贴出的三幅春联,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外开放的实行
B、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经济特区的设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 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 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 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 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 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 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完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后,就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进行了比较,列出了下列共同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都以失败而告终
B、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D、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