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作者UID:19708797
日期: 2024-11-14
中考模拟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爬坡岁月

①那年暑假回家,正值七月,天气炙热,知了烦叫,门前的杂草疯长,如同我一个人在外求学的寂寞。屋内墙壁泛黄,角落布满蜘蛛网。客厅里,站着一个人,衣衫褴褛,满脸笑容。我克制住满满的思念,安静地叫了一声“爸”。父亲“嘿嘿”地笑了一声,回应道:“你回来了。”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没有母亲的家如同一座四面透风的凉亭。我回来了,父亲也有人陪了。陪伴给干涸的时光带来一丝温润。

②清晨4点,窗外漆黑一片,整个村庄还沉睡在梦乡,父亲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烧饭。5点半,我们父子俩便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出门干活儿。我们拔起花生,抖掉根上的泥土。花生颗颗饱满,青翠的茎叶和淡黄的花错落有致。

③中午我下厨,以往我只烧火。母亲走后,我必须学会打理家中的一切。邻居婶婶送来一盘从河里摸来的螺蛳,我小心翼翼地剪掉它们的尾部,放在水里漂清。四奶奶送来的几个鸡蛋,刚好可以和菜园里红彤彤的西红柿配成一盘。嫩花花的青豆,紫灿灿的茄子……我用女孩般的细腻心思做出满桌子的饭菜。父亲喝着小酒,笑容满面。

④傍晚,我捧着一盆衣服,去河里洗濯。河水清澈碧绿,白云在河里追逐梭子般穿行的鱼。我蹲在干净的石板前,想象母亲以前在这里洗衣服的情景。

⑤第二天清晨4点,我们把花生和冬瓜装进农用三轮车里,满满一车,足足有300多斤。破烂三轮车的铃声在村里响起,引起一阵此起彼伏的狗吠,父亲高声呵斥,吓退狗群。我家到镇上的集市有五道坡,就数出村头的那道坡最陡。在爬这道坡时,父亲拼尽全力在前头拉车,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在后头推。车太重,坡太陡,三轮车停在半坡上无法前进。父亲汗流浃背,衣服像从河里捞上来一般。我额头的汗水流入口里,咸咸的盐味。我不经意仰头,看见繁星点点,我又想起了母亲。

⑥这时,我听到父亲的一声断喝:“我们一起数:一二三,一口气把它推上去。”“好!”我应允得气壮山河。于是,我们齐声喊道,齐心协力,艰难而又充满信心地爬上了那道陡坡。

⑦之后,我们停下来稍作休息。几只萤火虫缓缓飞了过来,我的眼前顿时生动起来,仿佛有一道微光撩开夜晚的黑暗。它们时而停在芦苇中,时而落在草茎上,然后渐行渐远,隐没在前方的橘林中。我的眼睛默默地追随着它们,心里轻轻地作别,耳边隐隐约约响起一首歌:“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

⑧从集市回来,天还未全亮。借着昏暗的灯光,父亲低着头专注地数钱,有十元五元的,有一角两角……把钱码得整整齐齐。父亲安慰我:“放心吧,你的学费早就攒齐了,现在赚的都是你在校的生活费。”父亲胸有成竹,仿佛驯服汹涌大海的舵手一般。

⑨往后的日子里,不论任何艰难困苦或幸福,我都会想起那年夏天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爬坡时光,还有那个夏夜的星星、萤火虫、心里的歌,以及思念母亲的忧伤。

(作者:杨春富。有删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国风“出圈”背后是文化“破壁”

①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一出出“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成为广受热捧的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一轮时尚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开展得如火如荼。

②今天,国风已经吹进现实的角落,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与国风、国潮屡屡“破圈”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

③确实,当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回归,并流行于年轻群体时,我们看到“国风热”成为文化生活新时尚。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的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虞兮叹》等古风歌曲,被做成表情包的三星堆文物,无不因文化之美打动着年轻人。

④国风呈现传统文化之形,也寄托传统文化之魂。无论是东方审美的意境,还是为人处世的哲理,很多都能在国风中找到答案。比如有的产品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融入设计,既打造了中国独有的文化IP,又提供了美感与素材,还借此弘扬了传统神话故事中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等精神。

⑤国风“出圈”的背后,恰是文化的“破壁”。当《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让人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精美的灯光、舞台让千年前的歌舞技惊全网,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这正是国风古韵在今天重焕新生,并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原因。

⑥文化是国风的内核,那些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甚至坑蒙拐骗的,只能是“伪国风”。真正的国风,能触碰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火爆荧屏的《典籍里的中国》、走红的甲骨文表情包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新先要守正,国风之魅力不在“风”,而在“国”,否则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都只能是“无根的浮萍”。说到底,国风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足够美、足够震撼。

⑦国风的流行,激荡的是深沉而惊艳的文化自信,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与美丽。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既能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

(作者:吕京笏。有删改)

[文本二]

①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广受关注。电视媒体与网络视听平台持续发力,推出了多主题、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创新意义,其创作特点和经验值得总结。

②在内容呈现上,文化类综艺节目拓展内容覆盖面,除了诗词、戏曲、文物等领域之外,还延展到典籍、国乐、传统节日、杂技等方面,在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方面下足功夫,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例如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深度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高度,描摹历史风貌,其国风、国韵、国潮引发一轮轮观看热潮与网络热议,引起观众共鸣。

③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打动我们、滋润我们、鼓舞我们。

(摘编自《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有删改)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