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校联考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黑藻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的细胞核都有核膜和核仁
B、 两者固定CO2的场所均为叶绿体基质
C、 两者都含RNA,遗传物质都是DNA
D、 两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 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C、 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 高尔基体通过形成囊泡而增大膜面积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B、 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C、 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兴奋在细胞之间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受体的协助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图甲和图乙是两位同学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细胞几乎都是长方形,可能与取材部位不当有关
B、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图乙中①②③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 图乙细胞①的染色体数目是细胞②的二倍
D、 细胞中不同结构成分与龙胆紫染液的结合能力不同,染色体更易着色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 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5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
B、 该DNA分子复制第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600个
C、 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 子代中含有14N的DNA分子占3/4
毛霉菌细胞中某基因编码的正常肽链含有61个氨基酸。该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的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GAA(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基因突变后表达的多肽链可能比原多肽链少很多氨基酸
B、 突变后编码的多肽链可能比突变前的多肽链多一个氨基酸
C、 突变后编码的多肽链可能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
D、 翻译时与mRNA上增加的GAA配对的反密码子一定是CUU
如图表示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
B、 酶A、酶B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 过程①②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
D、 过程②③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基因内碱基对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 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进行自由交配的种群,其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 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分析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C、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不同物种的个体含有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
C、 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D、 只需要神经系统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就能维持体温恒定
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腿部感受器,无相应感觉和运动产生
C、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绝大部分丧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 注射灭活的新冠病毒,能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o -t4时间段,甲种群和乙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相同
B、 甲种群在t2时刻数量最大
C、 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D、 乙种群的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 影响因素不同
B、 起始条件不同
C、 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
D、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A
B、 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 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A1+B1+C1+D1)/C表示
D、 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B1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
B、 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 建立某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D、 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实验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