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6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文学是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的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美国自然文学虽然在传统上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但是鉴于它产生于以“伊甸园”与“新大陆”而闻名于世的美国,便自然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能有的特性:从一开始,它就注定是一首“土地的歌”。

从形式上来看,自然文学属于非小说的散文体,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也有人形象地将它称作:“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一身的美国荒野文学。”

自然文学的主题,由最初研究自然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到如今探讨自然与整个人类及其文明和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而这一主题也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不容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自然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西方自然文学作家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兴趣,看到了多种文化的相遇。

无论是在爱默生的《论自然》还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我们都能看到东方思想的影响。当代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兹温格在其著述中对老子的思想极为推崇,称老子的《道德经》充满人生智慧,教诲人们如何贴近土地,过一种平静、简朴、知足的生活。令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感兴趣的不仅有中国的儒学、道学,而且还有文学作品。他们将《诗经》视为“诗歌之母”,将谢灵运、王维、李白等中国诗人的诗作称为“中国的荒野诗歌”,并以“山野家园”为名翻译出版。因为这些诗人将自然与心灵深切地融进了内在的荒野,所以才引起了当代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关注。

(摘编自程虹《荒野情结》)

材料二:

1985年,《美国遗产》杂志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位居榜首。美国历史学界“班克罗夫特奖”得主罗伯特•D•理查德森代表作《梭罗传》呈现了梭罗多层次的人生以及梭罗所代表的19世纪中叶美国的社会运动思潮。梭罗是美国自然文学典范作家,他大量阅读博物学著作,林奈的分类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都让他着迷。这些著作唤起了他对自然的向往,《沃楚西特山之旅》《冬季远足》等早期作品,已经显现出了梭罗“远行体”的风格。

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零两个月,但《瓦尔登湖》让梭罗永远成为这块土地的代表。正如作者所言,“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每个美国知识分子内心景观永久性特征”。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活并非纯粹的、原始的,它的意义在于作者所说的“实验性、代表性或象征性”,或以梭罗自己的话表达:“在我的想象中,即便身处物质文明当中,过一种原始的垦荒生活也是不无裨益的。”

今天,想起瓦尔登湖,想起梭罗,有多少人能不向往那一小片荒野里的绿洲呢?

(摘编自林颐《这是一场关于自由的实验——读〈梭罗传〉》)

材料三:

自然文学的功能是什么?

首先是慰藉的功能。当一个人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自然文学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慰藉。唐代诗僧寒山多次科举不第,家人、朋友对他冷眼相待,他被迫出走,栖身天台山的寒岩里,才创作了那么多书写自然的白话诗。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缪尔,跟父亲的关系闹僵,双目一度失明,陷入人生低谷。双目重见光明后,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自然。于是,他到美国西部的森林和荒野中寻找慰藉。

自然文学还有科普的功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游记》是自然文学经典之作。徐霞客是一位奇人,是毛泽东多次盛赞的人物。毛泽东甚至说,自己有个志向,就是想学徐霞客,如有可能就去游历长江和黄河。徐霞客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背景下,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上千次游历,踏访过无数山峦河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写出了60余万字的旅行日记。他的日记涉及地质、地貌、山脉、水系、火山、温泉、植物、动物、气候、宗教、风俗等博物学知识,还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结论和认识。《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自然科普著作。

自然文学还有完善人格的功能。这里必须说说苏东坡。有人说,苏东坡一生不得志,遭受了种种磨难。遭受了种种磨难是事实,但一生不得志却未必。他曾官至三品,举朝能匹者,不过尔尔。才华成就了他,也几乎毁了他。然而,他仍旧活得通透,洒脱,其乐陶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苏东坡自然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人该如何对待外物?人该舍弃什么?苏东坡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此话何解?也许,对外物的欲望会占据人的内心。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会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己。

(摘编自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祖母的刺绣

(乌克兰)尤里·维尼楚克

在我的记忆中,祖母总在刺绣。

起初我对她绣的东西不太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发现她把我家窗边的一棵樱桃树绣成图案后,那棵樱桃树竟然消失了。那是一棵老而干枯的樱桃树,有几次祖父想砍掉它,但不知什么原因没见他动手。

从那之后,我又陆续发现有一些其他东西也伴随着祖母的刺绣消失了。

比如说,那条曾经四处游荡的野狗。以前一到夜里,这条狗就狂吠不止,街坊邻居都在诅咒它,小孩出门得有人照看着。街坊们抓过它几次,但它跑得很快。还很狡猾,每次他们都空手而归。不过现在,大家已经有一周没见到那条野狗了。当然,它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去了其他地方。直到有一天,在祖母绣的一只枕头上,我看到了野狗的图案。

那时候,我就全都明白了——任何东西,只要被祖母绣下来就会马上消失。

我忍不住把这个发现告诉祖父。祖父耸了耸肩,说∶“那又怎么样?这些我都知道。”

“为什么从没听你说起过?”

“好吧。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祖父看着我,脸上带着温暖的微笑。继续说道∶“那时候战争刚结束,他们开始抓人。每天晚上,他们用马车把抓到的人运到西伯利亚。监狱里挤满了人。你知道他们看加利西亚人的那种眼神……只要发现谁有一丝可疑的地方,就把谁投进监狱。我就是这么被抓的。你祖母不知道怎么化解悲痛,可怜地在监狱附近来回徘徊。一天晚上,她满怀悲伤,坐下来开始绣东西。监狱的模样在她脑中挥之不去,于是她开始绣监狱。绣四周的围墙。绣门卫和狗……关在监狱里的人怎么睡得着?我们躺在那里。想着心事……夜渐渐深了。牢房的墙壁突然消失了。监狱四周的石墙也不见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坍塌了。我们爬起来,拼命往各处跑……开始,我们并不知道监狱的消失和你祖母的刺绣有关,都以为是圣母显灵……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的猫不见了。‘汉努西娅,’我问你祖母,‘马兹克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它了?’我看了一眼桌上放的刺绣上面的图案正是我们的马兹克,我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我拿起剪刀,把刺绣拆了。当我拔出最后一根线的时候,我听到了‘喵喵’的叫声!是马兹克!‘瞧,’我说,‘汉努西娅,现在你真的遇上麻烦了!被你绣过的东西,都会马上消失。’她不相信,还嘲笑我。我让她绣自家花园里的稻草人。你猜怎么着?她绣下来后,稻草人一眨眼就消失了!她总算相信自己有特异功能了。从那以后,她变得小心翼翼,不愿失去的东西不绣,不是故意想让它消失的东西也不绣。”

后来,除了我和祖父,邻居们也知道了这个秘密。他们开始回想以前有没有得罪过我祖母,其中有个邻居叫顿约,他想起曾经从我家鸡棚里偷过一只鸡,于是鼓起勇气找我祖母忏悔,同时还带来一只鹅作为补偿。祖母看他态度十分诚恳,便宽恕了他。

没想到第二天,布斯利太太跑来找我祖母要鹅,原来顿约送的那只鹅是她家的。但是有趣的是,后来那只鹅又被布斯利太太送回来了。她拿着鹅,对我祖母说∶“汉努西娅夫人,请收下这只鹅,我求你可怜可怜我,把我丈夫绣走吧。我快被那个酒鬼逼疯了。”

我祖母最恨酒鬼,她没有多加考虑就开始绣布斯利先生。一个星期还没过去,布斯利太太又带着一只鹅,跑我家来恳求我祖母把布斯利先生还给她。

“我不会把图拆掉的。”祖母冷冷地说。

“上帝啊,”布斯利太太开始抽泣,“我现在成了什么?寡妇也不是,女仆也不是!”

“就算有一只鹅跑过来啄我屁股,我也不拆!”祖母发誓说。祖母拿出绣花布摊开放在桌上。

“不过送了一只公鹅,你的丈夫就变成刺绣了。瞧,我还特意把他的腿绣歪了,一眼就能看出他喝醉了。现在你想让我拆了它?”祖母说。

“我丈夫没那么糟糕,”布斯利太太哀号着,“有时候,他也会去打水……去店里买牛奶……”

“嗯,”祖母朝她挥了挥手,说,“你自己来吧,别蹲下来求我!”于是布斯利太太把刺绣拆了。

第二天,布斯利先生喝得烂醉如泥。他让家里白白损失了两只鹅,布斯利太太简直被他气疯了。

祖母把头探出窗外,喊道∶“你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再喝酒,我立刻就把你绣回去!大不了让你太太再送两只鹅!”布斯利先生张嘴想说什么,但想想还是不作声为妙。

(杨靖译,选自《冰冻时间之窗》,有改动)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及文皇帝, 时为齐随王谘议,随府在荆镇,仿佛奉闻,便投劾星驰,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高祖形容本壮,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及居帝位,又立七庙堂,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右。加以文思钦明,能事毕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于是穆穆恂恂,家知礼节。大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祛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诏铭赞诔,箴颂笺奏,爰初在田,洎登宝历,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纠奸擿伏,洞尽物情,常哀矜涕泣,然后可奏。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庶事繁拥,日傥移中,便嗽口以过。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常克俭于身,凡皆此类。后宫职司,贵妃以下,六宫袆褕三翟之外,皆衣不曳地,傍无锦绮。不饮酒,不听音声,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诸法事,未尝作乐。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小坐押,盛夏暑月,未尝褰袒。不正容止,不与人相见,虽觌内竖小臣,亦如遇大宾也。历观古昔帝王人君,恭俭庄敬,艺能博学,罕或有焉。

(节选自《梁书•武帝萧衍》)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