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7——细胞呼吸(2)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到,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
D、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 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 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 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 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D、 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
A、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
B、 光合作用中 CO2 的固定
C、 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D、 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 , 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
B、 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 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 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 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 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