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6 种群

日期: 2025-03-3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年龄结构来影响种群数量的
D、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在生态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通常采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 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黄鼠的丰富度
D、 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来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
为调查某池塘的鲫鱼数量,调查人员进行了捕捞,第一次捕获鲫鱼108条,第二次捕获94条,其中18条有标记。调查人员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的结果和实际数量相比出现了很大偏差。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次捕获的样本太小,导致估算数据小于真实数据
B、 若第二次捕获引起鱼死亡,会直接影响估算的结果
C、 根据以上数据能准确判断该鲫鱼种群的数目变化趋势
D、 两次捕捞所用渔网应相同,网眼太大会降低估算数据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开始后的最初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
A、 研究者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的物理模型可表示为Nt=N0λt
C、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D、 一段时间后,预测田鼠天敌的数量有可能增加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群一直呈“J”形增长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
B、 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 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 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某同学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吸取摇匀的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块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有一个计数室
B、 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
C、 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
D、 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夏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 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 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 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型增长
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放大
B、 如果种群内的个体随机分布,则可选取较少数量的样方调查计数,不影响调查准确性
C、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D、 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下述诗句中,其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D、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下列关于种群及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B、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常用抽样检测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
D、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且K值逐渐增大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 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 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 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
B、 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
C、 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 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东亚飞蝗因缺乏食物而使种群数量下降
2020年在世界多地爆发了蝗灾,尤其是发生在东非地区的蝗灾更是对相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跳蝻(蝗虫幼虫)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选用样方法
B、 出生率、迁入率急剧上升是蝗灾爆发的直接原因
C、 为避免环境污染,应严格禁止使用农药灭杀蝗虫
D、 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环境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可有效治理蝗灾
下列关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每组需做两个样品,样品1和样品2相互对照
B、 活动中需要使用无菌葡萄糖溶液和有螺旋盖的试管
C、 用比浊计测浑浊度是为了找出酵母菌溶液浑浊度和培养时间的关系
D、 活动过程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四天不需要测定浑浊度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