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湖南省衡阳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日期: 2025-03-29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中医(    )
A、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 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C、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D、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据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时期和地点,指出黄河流域(    )

A、 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B、 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C、 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D、 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诸葛亮《出师表》
B、 李斯《泰山石刻》
C、 司马迁《史记》
D、 《大唐西域记》
如图不能反映的主题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中外政权的纷争
C、 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D、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比较下列同学们收集的三幅图片,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C、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
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

A、 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 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 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 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班级的同学对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了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 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 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 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都是正义的,不容置疑
B、 雨果站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评价拿破仑
C、 雨果的评价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D、 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
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
A、 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
C、 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 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华盛顿曾说:“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又说:“我对于我们自己内部的倾轧,比对敌人在算计我们,还觉得可怕.”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华盛顿的意愿分别是(    )
A、 开辟新航路、建设北美新国家
B、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
C、 加强对外扩张、开辟海外市场
D、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用以研究某个主题,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A、 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D、 中外文化的交流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

材料二: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主要是批判和责难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武则天。

——摘编自罗元贞《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

材料三: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失之于“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被取消,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蜕变;也失之在“治”,长期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使政府的威信消失殆尽。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和苏联内部自我演变结合的合力。可以说,既失之在“制”,也失之在“治”。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5日文章(有删节)

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五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习近平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