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2.6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日期: 2025-04-03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组合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生物是(  )
A、 乳酸菌、伞藻
B、 烟草和草履虫  
C、 乳酸菌和蓝细菌
D、 乙肝病毒和酵母菌
细菌一定含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 DNA与RNA
B、 多糖荚膜与核膜
C、 染色体与核糖体
D、 叶绿体与叶绿素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条正链RNA病毒,遗传物质能直接作为翻译模板。人体感染该病毒后常常导致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 在宿主细胞内,新冠病毒的RNA能指导子代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C、 新冠病毒不能侵染肺部之外的细胞是因为其他细胞缺乏相关受体蛋白
D、 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 含有呼吸酶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
D、 含有核糖体的细胞可能是真核细胞
抗菌肽是细菌、真菌等生物产生的一类碱性多肽物质,能与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细胞膜表面相互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菌肽都是由细菌内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 抗菌肽能作用于多种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成分都是相同的
C、 抗菌肽的碱性主要与肽链中的氨基、R基等有关
D、 抗菌肽的亲水端插入脂双层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 与蓝细菌类似,其它原核生物也为单细胞生物
C、 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HIV与新冠病毒均属于RNA病毒,但它们具有不同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遗传信息流动遵循中心法则,而新冠病毒不遵循
B、 新冠病毒与HIV均能通过飞沫或血液传播
C、 HIV具有2条RNA作为遗传物质
D、 新冠患者感染初期体温升高,不利于对抗病毒感染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藻细胞膜的面积相对较大
B、 蓝藻细胞内有叶绿体
C、 蓝藻细胞溶胶中含有多种酶
D、 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一类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蓝细菌在长达10多亿年的时间里逐步改造大气成分,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创造了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生命进行历程中原核细胞远比真核细胞出现得早
B、 地表温度的下降与蓝细菌光合作用吸收CO2无直接关系
C、 蓝细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为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创造条件
D、 蓝细菌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仍可以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纤维素酶水解其细胞壁以抑制其繁殖
B、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细菌大量增长
C、 蓝细菌染色质上的DNA控制其生命活动
D、 蓝细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叶绿体的结构与蓝藻十分相似,科学家在研究叶绿体起源时,提出一种假说,即细菌将蓝藻吞噬后,蓝藻生活于其内,形成共生体。细菌逐步演化为植物细胞,蓝藻演化为叶绿体。支持这一观点的关键事实是(  )
A、 叶绿体和蓝藻一样都具有色素
B、 叶绿体和蓝藻一样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叶绿体含有遗传物质DNA,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D、 叶绿体和蓝藻都具有膜结构,形态相似,大小基本相同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在低光照环境中能吸收光能并释放氧气的蓝细菌——温泉拟甲色球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泉拟甲色球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 温泉拟甲色球藻的核糖体的形成与其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
C、 温泉拟甲色球藻含有核糖体,核糖体中含有P元素
D、 叶绿体是温泉拟甲色球藻光合作用的场所
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 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 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 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综合题

请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线粒体、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但其外膜与内膜在性质、成分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外膜与真核细胞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有与细菌和蓝藻相似的裸露的环状DNA分子,都有与细菌和蓝藻一致的核糖体。但细菌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自身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受到细胞核基因和自身基因的双重调控,因此,它们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这与真核细胞内其他的细胞器有很大不同。

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生殖。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共生性。例如,鸡胚细胞线粒体可以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稳定存在,叶绿体可在某些软体动物细胞中生存,并进行光合作用。

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科学界提出过多种学说。其中,认可度最高的是“内共生起源学说”。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同原始真核细胞共生的需氧细菌和进行光合自养的蓝藻。原始真核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一种细菌)能进一步分解糖酵解产物丙酮酸,从而释放更多能量。当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原线粒体后,二者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原线粒体为原始真核细胞提供更为充分的能量,而原始真核细胞为原线粒体提供保护和营养条件。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蓝藻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通过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细胞提供能源物质,而原始真核细胞为蓝藻提供保护和营养条件,二者也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原线粒体和蓝藻逐渐失去了一些原有特征,并关闭、丢失或向细胞核转移一些基因,最终形成了今天看到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