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投(zhù)     娟(chán)       闻笛(fù)
B、 金(zūn)     丙(chén)       冰川(sāi)
C、 户(qǐ) 楼(qóng) 精神(zhǎng)
D、 朱(gé)      宫(què)        烂人(kě)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停杯投(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jǐ)苍海
C、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kē)人。
D、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shèng)寒。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珍(害羞)        不胜寒(经受不住)
B、 万钱(直接)    冰川(堵塞)
C、 沧海(渡)        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
D、 万木(春天)    酒(执,持)
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 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 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怀旧空吟闻笛赋
B、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到乡翻似烂柯人
D、 拔剑四顾心茫然
对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所指的是想要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却没有被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理解: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解:这一句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理解: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