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宁夏银川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6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在近代政治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君主立宪制内阁掌握行政权
B、 ①发表《独立宣言》确立共和制
C、 ③通过《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
D、 ④通过民主改革实现国家统一
如图所示为1894~1900年间日本对华棉纱输人额占中国棉纱进口总额的比重状况。图中数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京条约》降低了中国关税
B、 日本在华大批设厂的促进
C、 《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D、 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
据不完全统计,在1905年以后的六年中,新旧华资纱厂的改组、出租和出售的达8家、11次之多。据此可推知(   )
A、 瓜分狂潮影响企业经营
B、 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艰难
C、 清政府限制棉纺织业扩大
D、 华资纱厂技术较为落后
洋务运动前,近代产业工人在外资工厂里诞生,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近代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万人左右。甲午战后产业工人增多的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下图为外资企业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外企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得到共同发展
D、 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深圳特区(   )

A、 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模式
B、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开始形成证券交易市场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