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父亲的战场
程黧眉
我说:我的父亲是一个英雄。
听到的人会觉得我是爱父亲爱过了头,才出此妄语。
那天在医院手术室外,空荡荡的走廊,只有我和我的丈夫,还有妹妹。
大屏幕上显示出一排排准备手术的患者名字,父亲在其中,名字后面显示“术前”,我心里暗暗地希望:总是在“术前”也好,永远不要进入“术中”;但是又希望像排在他前面的人那样显示“术中”,好快点结束这难熬的时刻。
等待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人的一辈子。
等在外面的人如此焦灼,有谁知道那个躺在手术台上的父亲,他的心又是怎样的熬煎?他身体的疼痛任我怎样体会也无法感同身受,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痛楚,更让人无助。
术前医生问父亲,能不能平躺四个小时?我脱口说不能,以他平时咳喘的激烈程度,平躺两个小时同时还要进行手术,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四个小时。好多次深夜,母亲打电话来,我都能听到电话那头的剧烈咳嗽,划破夜空的宁静。但是那天,父亲望着主刀医生的眼神分明是微笑的和坚定的,他平静地说:可以。
他的斩钉截铁给了我们信心。
没想到一个小时刚过,父亲名字后面就出现了“术后”的绿色图标。电梯门打开,医生招手让我们进去。父亲安静地睡着,医生说:老先生配合得非常好。
出院那天正值中午,他坐在轮椅上,经过护士站,同以往一样,他坚持要去感谢医生,护士告诉他医生都在休息,他双手抱拳,用微弱的声音表达了对护士的感谢。进电梯时,他发现护工已经走了,遗憾地说没有跟护工说再见。
护工对我说,老人家总怕麻烦别人,总要说谢谢,总要穿得干干净净,从来不说疼。我说,这些年,每一个护工他都说“好”。他也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一个“疼”字。
客厅有一面西窗,每天下午,阳光准时照射进来。他坐在下午的阳光里,像一个战场.上归来的将军,气定神闲,在看一本书,完全不像几天前命悬一线的病人。这些年他每年都要住进医院,各种各样的大小手术,将他的身体百炼成钢。
我的父亲,就是在他人生大熔炉的锻造中,一点一点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如果说他是一个英雄,那么他的身体就是他的战场,他的敌人就是各种疾病。他的战场比任何人都大,他的敌人比别人多出一个又一个,因此他就需要比别人多用好几倍的战斗力;他的战场形势复杂,是因为他经常生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病来。甚至他其中的一种病,是“小众病”,我的丈夫拿着父亲的片子在一天的时间内跑了北京五家著名的医院,最后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院,父亲的“小众病”得到了最正确的治疗。
每次检查报告出来,他都是第一个要看结果的人,他从不讳病忌医,他会冷静研究自己的病情并作出判断。
十二年前,他的肾出了问题,需要进行一个大手术,这个手术的结果就是需要常年透析。当我带着兄弟姐妹的重托小心翼翼地跟父亲谈这件事时,没想到父亲非常理智,他反过来安慰我说:“爸爸是个经历过风浪的人……”
他开始了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的生涯,这一透,就是十几年。
就这样,我的父亲,一个普通人,一个耄耋老人,在他的战场上,他一个仗接一个仗地打,不能懈怠,不能姑息,他必须把敌人都打败,才能胜利。但是他没有一兵一卒。他每天都在战斗,他不能倒下,如果倒下,他的战场就会化为一片灰烬,他必须打到地老天荒。
他还有一个武器,就是他的笔,或者说是他的电脑。这些年,在与久积沉疴的搏斗中,他依然坚持写作。他写故乡,写他工作过的地方,写他眼中的世界,写亲情,写他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他从来没有写过他的病痛。他经历过世事的狰狞与温良,却一直以最朴素、最平常的真诚面对他不平凡的人生。
他每天坐在那里,在我心里,他俨然坐成了一个英雄。
一个普通人,当他的勇敢、他的坚韧、他的风骨足以震撼我的灵魂时,他就是我的英雄。当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不测,却依然云淡风轻,看尽朝霞和夕阳,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
每当看到我们的孩子围绕在他的身旁,我都明白,这些孩子就是上天给他的最好馈赠,是他作为英雄获颁的勋章;他写下的几百万字著作,就是他艰苦卓绝的战利品。每当我被病痛缠身,想到他,我就不会抱怨。他的善良影响了我们三姊妹的处事之道,他的智慧是下一代精神的来源,他的努力是孩子们的光和盐,孩子们会为他们的外祖父而感到荣耀。
夕阳中,他头脑清晰地回顾他的一生,光荣与梦想,得与失,坎坷与收获。
他挥手一笑,云淡风轻。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