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日期: 2025-04-01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神经细胞是一类可兴奋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轴突的结功和功能,与树突完全相同
B、 神经递质只参与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 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 被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研究发现,除了以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化学突触外,在可兴奋细胞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结构是对称的,膜上有允许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通过的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阻断剂可以阻断兴奋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B、 体内产生的兴奋在两种突触上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 兴奋在化学突触上的传递消耗能量,在电突触上的传递不消耗能量
D、 兴奋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有利于不同神经元同步化兴奋
人体的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膝反射的完成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传出神经元与伸肌之间可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
C、 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条件适宜依然能发生膝反射
D、 适宜强度敲击膝盖下方,a处释放的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褪黑素(MT)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调整睡眠的作用。同时MT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轴,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但存在反馈调节
B、 褪黑素的分泌调节是神经调节,未体现体液调节
C、 MT是比较好的安眠保健产品,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
D、 MT不能长期服用,会使体内的性激素含量降低
下列有关激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沃泰默认为,狗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
C、 斯他林和贝利斯成功的关键是敢于质疑,大胆假设,巧妙设计实验
D、 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收效甚微,因为胰岛素被胰液中的蛋白酶分解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  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 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 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A为骨骼肌,C为反射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
B、 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 C处一定在骨髓
D、 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④⑤⑥合称为突触小体,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B、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④⑤⑥位置
C、 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⑤中
D、 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瘦素(蛋白类激素)是白色脂防组织中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 ”为抑制)。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肥胖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口服瘦素达到减肥的目的
B、 若体内存在瘦素受体的抗体,即使瘦素分泌正常,也可能出现肥胖症状
C、 当体重增加时,健康人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减少,摄食减少。
D、 健康人体内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研究表明,食品中添加塑化剂会使男孩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由此可推测,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题目中的“某种激素”指的是雄性激素
B、 人体内与塑化剂功能相似的激素分泌与下丘脑无关
C、 长期服用含塑化剂的食品将引起男孩性别改变
D、 与塑化剂功能相似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NO(一氧化氮)是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当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时,NO合成酶被激活,催化精氨酸产生NO并以气体形式弥散到周围细胞并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神经细胞内Ca2+浓度下降,则会引起NO释放减少
B、 NO的作用效果能一直持续
C、 NO分泌到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D、 与激素相比,NO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长
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 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 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 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图为女性主要内分泌器官(不包括下丘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幼年时②出现问题的患者及时检查并终身服用“优甲乐”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这也间接说明了②分泌的激素可以服用
B、 ①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C、 ⑥中有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的激素,若阉割一只具有⑥内分泌腺的鸡,此鸡会变性(显示出异性的第二性征)
D、 ⑤也是外分泌腺,小肠粘膜被胃酸刺激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使⑤分泌胰液
人在吃辣椒,或者触碰了辣度比较高的食物,通常会感觉到热和痛,并且不断流汗。这是因为在口腔和皮肤的细胞膜上含有一种受体——香草酸受体,此受体会被辣椒素或者高温激活,从而得到“烫”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
B、 产生痛感的区域在大脑皮层中,而不断流汗中包括下丘脑对人体的神经调节
C、 降低辛辣食品的温度,可以使人对辣的感觉下降
D、 辣椒素与神经元上的香草酸受体结合后,会使Na+内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是(    )
A、 在两者上的传导都是双向的
B、 在两者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C、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双向的
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 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C、 血压骤降可能是由滤液中其他物质引起的
D、 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药物可以
A、 使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
B、 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
C、 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 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图表示运动神经纤维末稍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 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兴奋时,轴突末稍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 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