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卷(全国乙卷)

日期: 2025-03-3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一个细胞。则该细胞最不可能是(   )

A、 第一极体
B、 卵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 30℃下该绿叶每小时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是2mg
B、 27℃下该绿叶在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是2mg
C、 28℃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5mg/h
D、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γ-氨基丁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元产生兴奋。局部麻醉剂QX-314是一种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的麻醉剂,其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时才会发挥麻醉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只有传入神经元才能合成和分泌神经递质
B、 γ-氨基丁酸作用的结果是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
C、 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
D、 QX-314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相同
科学家德迪夫将大鼠肝组织置于搅拌器中处理获得肝组织匀浆,然后检测匀浆中几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德迪夫判断这些水解酶位于一种其膜小泡内,囊泡膜被破坏之后,其中的酶被释放出来表现出较强的活性。1956年这种囊泡被命名为溶酶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搅拌器处理的目的是让肝组织细胞膜破裂,使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释放出来
B、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肝组织匀浆中酶活性降低
C、 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核糖体中合成,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 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不会破坏溶酶体膜结构,被释放出来后也不会影响细胞生命活动
成层现象是森林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最直观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成层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等资源的矛盾,也提高了群落的光能利用率
B、 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C、 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营养状况,是决定森林植物地下部分分层的主要因素
D、 森林各层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态特性和生活习性增强了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
丝毛鸡的羽小枝、羽纤枝都缺乏羽小钩,故羽毛开散,呈丝毛状。用常羽雄鸡和丝毛羽雌鸡进行杂交,F中常羽雄鸡:常羽雌鸡:丝毛羽雄鸡:丝毛羽雌鸡=1:1:1:1,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W染色体上无该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丝毛羽属于隐性性状,B/b位于常染色体
B、 F1中常羽鸡与亲本常羽鸡的基因型相同
C、 F1中常羽鸡相互交配、丝毛羽鸡相互交配,可确定B/b基因所在的位置
D、 若B/b位于常染色体,F1常羽鸡相互交配,则子代的常羽鸡:丝毛羽鸡=3:1

必考题:共39分。

选考题:共1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