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2019年11月,流失海外近160年的圆明园“马首”回归祖国。导致其流失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直接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自强”“求富”
C、 创办近代企业
D、 实现民族独立
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望厦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华兴会成立
B、 兴中会成立
C、 金田起义
D、 公车上书
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C、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多次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A、 《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B、 《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该祭词纪念的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安庆起义
D、 广西起义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秋收起义
鲁迅无情批判吃人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是(    )
A、 《狂人日记》
B、 《子夜》
C、 《雷雨》
D、 《骆驼祥子》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
A、 和谐、求富
B、 民主、科学
C、 民主、共和
D、 自强、民主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
A、 《黄河大合唱》
B、 《英雄交响曲》
C、 《义勇军进行曲》
D、 《毕业歌》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商务印书馆
C、 《民报》报社
D、 《申报》报社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 )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 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强国
C、 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 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论述题

综合题

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寧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曲《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三  下面两位人物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1李宗仁图2彭德怀

材料四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材料五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心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