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28
期末考试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默写(8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虞初新志》)

阅读(30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学校劳动课进行了种植实践活动,文慧经过调查,选择了生姜进行种植。下面是她开展种植实践活动的材料记录。

[前期调研]

    生姜是主要的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也是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生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有50个以上国家种植生姜,生姜进口国超过150个。我国是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最大且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生姜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7.38%,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32%,年出口量28.6万吨,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摘编自《生姜市场调研分析》)

[参加讲座]

    大家好,非常感谢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神奇的生姜”。

    市场上关于姜的名称有很多。生姜指姜的新鲜根茎,因为姜的繁殖方式是根茎繁殖,故挑选的一年生长健壮的生姜作为“姜母”,第二年春天经过晒姜处理,将根茎分成一块块,种进土里。当年长出新鲜的嫩姜,就叫仔姜。仔姜表皮发白,皮嫩,口感鲜嫩,辛辣味较淡,湘菜“仔姜炒鸡”用的就是嫩美;老姜就是生姜成熟期的根茎,表皮呈土黄色,表皮比生姜粗糙,味道辛辣,每年于11月之后收获。将生姜烘干或晒干处理后得到的是干姜,生姜不仅广泛应用于食物烹调,也是重要的传统中医药材,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天人们贪凉,爱喝冷饮,吹空调,吃生姜有利川通出体内多余的寒气。

    在我国历史上,古人早已发现生姜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春秋时代的(论语•夕尤)中故记载了孔子生平“不做姜食”, 可见在2500年前,人们就知道吃生姜对身体有益,宋代未舟认为孔子长寿就与吃姜有关。在古代传统典籍中,与生姜的药用、功效,栽培及储藏有关的记载非常多。《史记》中记载“千吐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不仅已经有人种姜,而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生姜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哪些呢?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姜辣素。挥发油也叫姜精油、是姜烯等萜类化合物,这是姜的香气来源,具有抗氧化,杀菌的作用,还用于化妆品和香料;姜辣素含有姜酚等酚类化合物、是辛辣味的主要来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呕吐、抗癌的作用,可以治疗晕车;二笨基庆炕类是姜科特征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杀菌消炎的作用;生姜多糖则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疲劳作用。

    如何种植生姜呢?在生姜发芽期,温度保持22度到25度对幼芽生长最为适宜;当气温降至15度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长;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高强光照对生姜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生姜的栽培,以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为合适;生姜为喜肥作物,需肥较多。

    主持人:谢谢老师精彩的讲座,下面我们请老师对大家的问题作回答。首先请文慧同学提问。

    文慧:老师好,主持人好!请问现在能否开始种姜?

    专家:现在是3、4月份,这个季节种姜正合适。姜长芽就可以直接种植了,但长芽并不代表姜正在生成,因为长出来的芽主要消耗的是母体的营养,要等根长出来了,姜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那时候才是真正地长大。

    文慧:谢谢老师。

(材料摘编自《生姜浑身都是宝》)

 [家庭实践日记摘录]

    3月27日

    我发现厨房里一块姜的幼芽微微突起,由暗黄色变成鲜黄。看来可以试种了!我将土壤放到花盆里,施上底肥、为种植做好准备。

    3月30日

    期间,生姜不时冒出更多小芽头,有一个小小芽头还把姜皮给撑裂了,像极了绿色小光头,今天已经长出4个芽头了。

    4月4日

    芽头破皮后,出现第一层鲜嫩的鳞片,包着幼芽……

    有三、四层鳞片,幼芽基部有可见根突起。

    4月13日

    芽基部出现纤维根7天后,竟然抽出了一段充满活力的小绿苗,我兴奋地把它种植到盆里。之前专家在讲座里说,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这么看,应该放在阳台背光处。

    4月20日

    小芽苗由细长一根,长到两片叶子展开成字母“Y”的样子。另外在幼芽基部可以看到根的突起。

    4月25日

    我又看到一小株“Y”形的两片叶子。

    4月29日

    我拿尺子量了一下最早发芽的那株叶子,发现它都有15厘米了。叶子细长细长的。

    我还发现,那卷卷的小细条,等它一舒展开就成为一片细长鲜嫩的叶子。

    期待叶子变黄的日子早点到来……

(材料摘编自方淑华等人文章)

年级将要举办“跟着名家去旅行”的阅读分享活动,我们班选择了周晓枫的《春日阆中》作为分享作品。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的活动。

春日阆中

周晓枫

    2008年4月,我来此地之前并不认识这个字:阆。它的字形,似乎是一种隐喻:门楣之后伫侯着温润的良人或良辰。因为事前不抱任何期待,当不经意间进入这座具有两千三百年历史的古城——仿佛窖藏的老酒被开启,我体会到一段有若微醺的幸福时光。这是一次格外美好又格外漫长的宿醉,以至两年之后,我要重游阆中,希望现实和记忆如梦一般再次叠合。

    这是2010年5月的南方,湿润,清新,少女眼睛里微微漾动的泪光那么动人。来到阆中,我们先上锦屏山。山体不大,也不险峻,但具灵秀之气。树木葱茏,雀鸟穿梭于枝条,穿梭于绿迷宫各个曲折的通道,我听到它们远远近近的彼此呼唤或者自由自在的独唱。身置其间,我像一粒找到归宿的尘埃。我知道,倘若从古城向这边遥望,此山形似屏风,亭台、树木、人物和飞鸟,仿若使用精湛的蜀绣手法刺绣在上面的。就在这灿若锦屏的山上,我隔江向对岸望去。看不清那些古老院落和街巷的细节,只见黑灰色的檐瓦重重低垂,排列绵密。鳞片似的……整个古城,像是巨鱼露出来的宽展展的背脊。一定是这神话般的巨鱼贪恋阆中美景,才蓄意搁浅,为了能够日夜啜饮锦屏山下这一弯嘉陵江水。

    当我再次走进古城,的确就像骑行在鱼脊上——那是一种如鱼得水的生活。路面不宽,轻微不平整,走在老街平平仄仄的韵角上,看深深浅浅雕镂的木质窗花,嗅花木散发出的或浓或淡的芬芳,我由此进入古色古香的情调。阆中天然的格局,山锁四围,水绕三面,难怪被视为风水宝地。保存下来的古城面积有四百多公顷,古城古巷呈棋盘状格局,形成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透过半掩门扉,婆娑树影下有执棋的老者或跌跌撞撞试步的幼童,一副桃花源景象。西商业街两侧,侧面都大开户,小小的人家,经营着各种不大的买卖。张飞牛肉、桑葚醋、蚕丝被、窗花、折扇、布鞋和草帽、旅游书籍、姜糖。生意都是不着急做的,店家不等不劝的样子,漫不经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想自己咸咸淡淡的心事。

    这座小城古老而又清丽、沉静而又生动——阆中就是它原本的样子,有种素颜之美。难怪杜甫曾在《阆水歌》里留下这样的诗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杜家客栈系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木结构建筑,享有盛名。视线越过雕工精细的吊檐和暖红的灯笼,看到天井之上一方裁得周正的夜空,星芒正闪耀。很久很久以前,阆中著名的智者落下闵也凝望过这样亘古不变的夜空,通过浑天仪的窥管,看斗转星移,从天体运行的神秘轨迹中探寻宇宙间伟大的历法。他精密的演算,传达出中国古人超拔的智慧。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落下闵当年总结出的时序里,感受春暖秋寒的轮回。当然,我们平凡,所能拥有、不过是平凡人的乐趣——放下行囊,擦去鞋面上踏山踱水的尘灰,放松地坐在客栈里、浅斟慢酌。一杯回味绵长的老酒下肚,顿觉红尘攘攘,唯有此地令人神清气闲、梦稳心安。阆中有三绝:牛肉、醋和馍。我偏爱杜家客栈特有的一道莱,就以阆中三绝为食材,加入醋汁的芡粉红润稠亮,口感介于汤羹之间,味蕾同时体会到牛肉的柔嫩和馍粒的酥香,入口即化,唇齿留芳。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喝完一碗再添一碗,三碗之后还不舍放下羹匙。

    晚上坐船,夜航嘉陵江。船上的男歌手声音嘹亮,高亢处声若裂帛;他身后的两个船娘,一个泼辣,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光;另一个害羞,偶尔笑的时候才露出晶莹的皓齿。我们聆听着他们生动的民歌,顺江漂流……在两岸的璀璨灯光之间,在江水的鄰粼波光和夜空的浩大星光之间。

    登岸后,我们去看皮影戏。明亮光照下,色泽艳丽的皮影人在半透明的屏幕后灵活摆动,呈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生死。我们忍不住好奇,跑到屏幕后观看皮影艺人如何进行表演,后来按捺不住,索性亲自执棒,小试身手。那些面部没有变化、肢体表现却灵活丰富的偶人,激情四射地热舞起来,让我们无比快乐。

    夜已深,我们却余兴未了,不想就这么回了宾馆,实在舍不得阆中旖旎的夜色。于是找了临江的桌子,坐下来,慢慢喝茶。嘉陵江沉缓、宽广,无声流动。而江风柔煦,零星的微雨几乎是察觉不到的,温柔得好像是风中的水汽。茶盏和执杯的手,都尽在国画般的墨色里。我们有时闲聊,有时沉默。或许,我们也是命运操纵下的皮影,被神明即兴的手所操纵。但今夜没有伤感,尽可放歌纵酒,只当还乡……难道不是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此时此刻,在春夜的阆中,岁月如此静好——更远更多的幸福,我不需要知道。

(有删改)

写作(共50分)
附加题(1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