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课练:6 藤野先生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4
同步测试
基础知识
综合运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与赵瑞蕻:一字师,忘年交

姜嘉镳

①我就读于温州师院中文系,忽然传来赵瑞蕻教授来校讲学的消息,喜出望外。我立即夹着笔记本抢先占据阶梯教室的前排,坐等瞻仰他的风采。赵先生出场了,他脸颊狭长,皮肤黝黑,天庭开阔,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尖下颌,言谈娓娓道来,文质彬彬。言谈之间,他那双厚厚的手掌不断摩搓,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气温低,这样可以缓解冻手的感觉。

②他是翻译家兼诗人,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翻译出版了《红与黑》《卡斯特罗修道院女院长》《列宁》《吐古曼的春天》。上世纪90年代,他将自己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诗歌和浪漫主义》,出版诗集《梅雨潭的新绿》和《多彩的旅程》。

③我与他零距离接触是在1989年金秋。

④一日,温籍前辈作家马骅先生(笔名莫洛)给我寄来一张便笺说,永嘉大若岩风景管理处同志邀请他组织作家赴景区观光,并要我同行。十月的一天,我欣然赴约,同行的有马骅、唐湜、金江、洛雨、张宪文,以及洪禹平、王丽夫妇,特别是看到仰慕已久的赵瑞蕻先生分外高兴。据马先生说,赵先生是回家探亲,特地把他请来的。

⑤赵先生年逾古稀,银色头发纹丝不乱,精神矍铄,爬山途中,步履轻松,我紧随其后却气喘吁吁。我夸他身体健壮,他说自己坚持锻炼,还常洗冷水澡。从大若岩步行数公里,登上九龙漈瀑布的第一瀑亭子,大家在这里稍事休息。这是一座新修的亭子,管理处的同志介绍,瀑布分成九折,登顶要上千步,并请我们为这座新亭子做一副新对联。我仰观周边群山环抱,一条瀑布依山而下,就想起《西厢记•长亭》的结尾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斗胆在前辈作家前口占一联“四围山色藏飞瀑,千步云阶觅石门”。

⑥坐在我身旁的赵先生,略加思索,在我的耳边轻轻地以商量的口气说:“‘藏飞瀑’可否改作‘听飞瀑’?‘听’字较为贴切,‘听’字更显瀑布的动感。”经他一提示,我顿开茅塞,事后我将经指点的对联寄到北京请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书写,而今早已勒石于九龙漈瀑布的亭柱之上。赵先生成了我名副其实的“一字师”。

⑦一路上,我俩天南海北畅所欲言,亲密有加。游到楠溪江滩林时,摄影留念。他面露笑容,左臂搭着我的右肩,用手指紧紧扣住,仿佛生怕我丢失似的。

⑧赵先生生于1915年,长我24岁,足足一辈,堪称实实在在的“忘年交”啊!

⑨回温后,我思索着,以什么来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呢?我选择了一本以记叙故乡风土人情为主的散文集《小城遗风》寄给他,请他指教。1994年1月15日,他给我寄来他的论文集《诗歌和浪漫主义》和一封信。论文集的扉页题有“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鲁迅《摩罗诗力说》)嘉镳存正留念”。细察其笔迹,苍劲有力,拜读其亲笔来信足足有千数言。他说我的散文勾起他对故乡风物的回忆,如数家珍,乡情浓烈,宛如抒情散文,爱不释手。起初,我将其视作墨宝,夹在所赠的著作中,后来恐其丢失,又把它深藏在某牛皮纸档案袋里,可惜几经搬家,至今找它不着,后悔不已。

⑩我经常翻阅先生的著作,回味与他同游大若岩,成我“一字师”的情景……1999年1月15日,忽然传来噩耗,赵先生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去世,令人痛惜不已!

⑪还是马骅先生牵头,由九叶诗人之一唐湜,儿童文学作家金江以及著名妇科大夫、赵先生高中时的老同学吴性慧,下江心渡船,把他的骨灰撒向瓯江口,我尾随其后,一同送别他。

⑫赵先生在《我的遗嘱》里留言:“永别了,灿烂的阳光和星光。永别了,家乡秀美的风景!无须追悼,任火焰拥抱我,请把骨灰撒入梅雨潭,瓯江滨!”我怀着沉重和崇敬的心情捧起先生的骨灰,轻轻地撒向波光粼粼的江面,让波涛推着它慢慢游向远方……安息吧!赵先生,您的灵魂永远紧贴在暖暖的故乡秀美的景色里。

(选自“中国作家网”2020年12月06日,有删改)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百度百科:蒋勋

[百科名片]

中文名

蒋勋

代表作品

《蒋勋说<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等

民族

汉族

个人

荣誉

1995年 中兴文艺奖

1997年 吴鲁芹文学奖

2003年 金鼎奖

2005年 第四十届广播金钟奖

2009年 第十三届台北文化奖

2010年 年度散文奖

出生地

西安

居住地

台湾

出生

年份

1947年

[艺术人生]

  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1976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2000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其文笔清丽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恢宏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

  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逸事]

1在东海大学时,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看见阳光下一个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我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也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

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

3美在生活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力度。

4我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美是看画展、听音乐会,其实美不只在艺术里、在画廊里、在音乐厅里。我一直提倡,美是一种布道。我希望有一天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走出去看到的事物都是美的。

5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进而改变自己。

6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社会评价]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台湾作家张晓风

蒋勋的文章里有太多的硬伤。如蒋勋讲红楼梦,在讲北静王初见宝玉那一段,他引用了唐玄宗写的《鹡鸰颂》,却说成是唐高宗写的。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大约事先总要做点功课,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个注释本参考一下。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毫无根据,强悍无比。

——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

蒋勋先生能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深奥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他的文字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真相。他的文字让人安心宁静。

——网友“淡水寒烟”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