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安徽省十校联考202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4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的历史剧,一度被观众认为不再是熟悉的扮相,剧情拖垮、对白新潮、史感消失,打着历史的旗帜,却不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被现代风情过度填塞,是当下历史剧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剧与史的尴尬割裂,是历史剧处在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两难处境的反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家将》《岳飞传》等历史剧演绎英雄传奇。话本故事虽与历史真实背离,却无损历史的崇高。戏剧化演绎的历史故事培植了几代人朴素的英雄情怀和梦想。与英雄同路使普通人期待历史的偶遇和命运反转,激发了普通人向历史而生的超越意识。戏剧的舞台、似是而非的英雄、降维的历史知识,普罗大众从中把握了自身所需的人生律动。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历史大剧兴起。亦步亦趋追随正史,剧情统摄于正史中,创作分寸得体。发乎情止乎礼的风格,温柔敦厚的人物设计,中规中矩的艺术渲染,维护了历史的道统和教化。岁月的沧桑与观众的历史期待吻合,这一时段历史剧被观众称为正剧。

随着个体审美意识增强,2010年之后迎来了《甄嬛传》《琅琊榜》等宫斗剧、阴谋剧的浪潮。庭院深深的宫廷取代历史江河,权力游戏代替了历史大事记,女主的历史性成长近似“杜拉拉升职记”,现代职场经历与历史经验有了诡异的交点。历史被新生活的光芒照射,有了新的景观,历史的厚度能满足每个穿越时间窄门的探猎者。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开启了历史剧另一个路径,悬疑、解惑开辟了历史剧的另一种方式。原著作者马伯庸认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

知识的在场、事件的闭合、意义的救赎,是一部历史剧主要构成要素。历史知识不仅为事件制造发生的现场,还为杂乱的记忆廓清了源头。知识的细密精准考究,可以击穿现实限制,走入另一个体系完备,秩序井然的未知世界。故事的发生依靠“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而延伸历史故事是为意义的救赎,但只有获取完整的过去才能赎救。虽然《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等剧架空历史,但没有放弃历史之问:追问历史悲情之下的普通人的快乐内涵,衡量“不良人”的生命重量,探寻游荡漂浮的小人物冒险卫国的意义。尽管价值支点有些勉强,但对每个曾经存在的生命表达了致敬,不让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遗弃在历史的荒原上。正史中往往有众多“恒星时刻”,人们记住的也只是那些创造千秋功业的恒星。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恒星”无法照亮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生活空间。展示如蝼蚁般的普通人如何在“恒星”的背影中、在时间的碾压下倔强地活着,记录小人物沉重的呼吸和悲凉的声音,也应当是历史剧不能忽视的,因为这也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

(摘编自雷军《从〈风起陇西〉看历史剧的风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而“人工智能”的概念在1950年就有了,阿兰·图灵在元数学的基础上发明了数字可编程计算机,提出了“计算”的概念,包括算法、编程、输入、输出等。原始版本人工智能的开发目标是教会电脑完成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包括下棋、解决数字问题、理解书面语和口语、辨认图片内容等,通过“智能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以某种方式模仿或者复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可见,“人工智能”是和智能化、自主学习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它整合了传统的工业制造、现代的信息媒介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等,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工业生产、游戏等领域。例如最早的心脏起搏器在1958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病人的生物起搏器并不能使他的心脏按照应有的方式跳动,因而人造心脏起搏器就被植入项圈骨的下面,并连接到心脏,它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处理炸弹,可以在汽车的装配线上工作,可以在机场协助制定航班的飞行班次……它早已广泛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从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到同声传译设备,从智能个人助理、家用机器人到AlphaGo。只是由于好莱坞电影、科幻小说和视频游戏的过度渲染,人工智能好像是某种远离日常生活的神秘“黑科技”。

(摘编自刘建平《人工智能及其挑战》)

材料二:

一批服务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在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加持”下,成为上海“数字战疫”的“特种兵”。

其中一种曾投入方舱医院的5G消毒机器人搭载了紫外线灯、超干雾发生器和等离子空气净化等消毒模块,能在场馆内自由穿梭,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它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除了疫情防控的应急保障,上海多家医院正联合通信运营商等,在远程诊疗、急诊救治等过程中引入5G、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医疗资源在更多地区、更广泛的场景中共享。

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印发的《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3年)》,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将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提升至28个。在社会民生领域,上海将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照明”样板项目,到2023年年底,教育、医疗和文旅行业5G应用渗透率超过30%。

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上海“5G+”智慧医疗有望惠及更多百姓,让人们获得更加丰富、便捷的医疗服务。

(摘编自陈爱平《上海“5G+”智慧医疗 拓展更多场景》)

材料三: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类智能的弥补、延伸、增强,是人类智能在人工机器中的技术再现的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是以人类智能为原型的技术再现”。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创造的“技术存在”发展至今,理论上几乎在全部领域都可以代替人类劳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许多工作岗位上替代了人的劳动,不仅大量的体力劳动岗位,就连文学创作、新闻制作、音乐制作、司法审判、教育教学等原先只能由人来承担的工作也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狂飙发展的是人类对自身主体地位丧失的深度忧虑和恐惧。如何解析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过程,阐明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当下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创造”的价值根本上是研发和使用它的人创造的。尽管随着技术迭代发展,人工智能“劳动”场景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人工智能的“劳动”终究离不开人类社会生产有机体。

(摘编自王水兴《人工智能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审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  师

刘永飞

在我小时候,乡里习武之风盛行。

农闲时节,夜幕降临,某个村的某块空地上,已是“汽油灯”高悬,那些十六七岁的少年们,三三两两汇聚而来,他们扭腰压胯、冲拳踢腿做起热身动作。

这时,你会发现总有一位长者穿梭其中,他一会儿纠正这个人的马步,一会儿纠正那个人的出拳,时不时还会做些示范。他就是少年们请来的武师。那时请武师,一般不花钱,待到逢年过节,孩子们带上礼品看望看望师父即可。

我们村请的武师特别有名气,据说他是陈天佑的关门弟子,关于陈天佑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说他曾在商丘打过擂,先后击败过俄国人和日本人,可谓名噪一时,村里人认为他的徒弟自然也差不了。

武师姓甚名谁已不记得,但他白须及胸或腾挪跳跃或昂首挺立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的武师已有六十余岁,一套拳下来,气不粗喘,面不改色,引来众人一片叫好。但真正让人叫好的是他的师德,跟有些武师相比,他从来不“留一手”。两年工夫,他不仅教会了徒弟们大洪拳、小洪拳、六路、二虎登山等十多个套路,还教会了他们使用长、短、双、软等十多种器械。而据说有的武师都教三年了,五六个套路还没有教完。

那时候,年轻人在场上练习,总会引来许多人观看,不少是像我这样的孩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是后者,每当看到谁的姿势难看或出错了拳或不慎跌了一跤,我们的笑声总会轰然而起。

准确地说,我和我的同龄人都是来看高展的。高展比他的同龄人至少高半头,他虽身壮如牛,但肢体僵硬,行动迟缓,同样的动作,经他练出来,怎么看怎么别扭。他就像舞台上的丑角,一出场人们就攒着笑声,待他出了洋相,笑声就会蓦地爆发。

好在高展自己并不在意,别人笑他,他不仅不生气,甚至还朝人群做个鬼脸,好像他这么练是在故意逗我们。

武师是个非常负责的人,经常给高展开小灶,可是无论武师如何用心,高展总是用众人的笑声来回报师父的付出。众人每次哄笑,武师的脸色都不好看,有着教不严、师之惰的愧疚感。

那时候,电影《少林寺》热播,年轻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武侠梦。休息时,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让师父教些一招制敌的绝技。像电影里的大侠们那样,一伸手,一抬脚,足以让一个坏人灰飞烟灭。

每当这时,武师也不拒绝,他让徒弟们配合做些动作。比如,别人进攻,如何闪躲,如何接招,或者如何反击。

我时常看到徒弟们朝着武师一伸手,或者一出脚,看不清武师做了什么动作,他的徒弟们已经或跪或躺在地上了。有时候,武师也模仿进攻,只见他身体一个虚晃,徒弟们还没有作出反应,人已经被放倒在地。当然,这些都是点到为止。

武师常责怪徒弟们出拳无力,鼓励他们速度快些,再快些;力道大些,再大些。还说,这样的力气和速度,怎么能制服对手。但徒弟们面对老师不敢全力以赴,免不了有些配合表演的意思。

这一日,徒弟们又围着师父学绝招。武师一边讲解,一边问谁配合演示一下。平常都是老师指定人选,今天这么一问,大家有点不好意思,没一个主动应战。武师满面笑容地鼓励大家说:“不要紧的,我会很小心,来,哪个勇敢地站出来?”人群里还是一片寂然。

直到老师问第三遍时,才有个人怯怯地站出来,众人一看就乐了,原来是高展。不知道为什么,平常师徒间的切磋,武师从来不找他,他心里应该有些失落。他今天自告奋勇地站出来,也许多少有点赌气和不甘的意味。

武师的脸上依然含着笑,他说:“哦,是高展,挺好。来,朝我的胸口进攻。”

只见高展犹豫片刻,攥起拳头扭腰送胯慢悠悠地朝师父打去,武师轻轻一挡,高展的胳膊斜到一边去了。武师说:“进攻的意图太明显了,你这样软绵绵出拳不像是一招制敌,像给人家挠痒痒。”

武师语出,哄笑四起。武师并不理会高展的窘迫,而是对着众人说:“你们千万要记住,进攻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要竭尽全力,确保一招制敌!”

他说:“高展,来,再来一次。”

武师说这番话时,仍看着众人,待他刚转过身,忽听咚的一闷声,外围的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见武师腾腾腾朝后退了五六步,扑通一声坐在地上。

此时的武师一手撑地,一手捂胸,双眉紧蹙,脸色蜡黄。众人急忙上前搀扶,他摇摇手制止了大家。

良久,他才从地上爬起来,直接朝自行车的方向走去。徒弟们要送他,只见他朝后挥了挥手,上车走了。

此后,武师再也没来过。徒弟们几次盛情邀请,武师不给面见,让人传话,说年纪大了,教不动了。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高展有了“一招制敌”这个绰号。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22年3月)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南单于上言请出兵共讨北匈奴,太后议欲从之。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太后召见之,窦宪惧畅分宫省之权,遣客刺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尚书颍川韩棱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何敞说宋由曰:“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欲亲至发所,以纠其所变。而二府执事以为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案之。”由乃许焉。二府闻敞行,皆遣主者随之。于是推举,具得事实。太后怒,闭宪于内宫。宪惧诛,因自求击匈奴以赎死。冬十月,以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窦宪尝使门生赍书诣尚书仆射郅寿,有所请托,寿即送诏狱,前后上书,陈宪骄恣,引王莽以诫国家;又因朝会,刺讥宪等以伐匈奴。反噬,当诛。何敞上疏曰:“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忠臣尽节,以死为归;臣虽不知寿,度其甘心安之。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伤晏晏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臣敞谬与机密,言所不宜,罪名明白,当填劳狱,先寿僵仆,万死有余。”书奏,寿得减死论,徙合浦,未行,自杀。寿,恽之子也。夏六月,窦宪出朔方鸡鹿塞,分遣副校尉阎盘等,破北匈奴单于于稽落山。秋九月,以窦宪为大将军,中郎将刘尚为车骑将军,封窦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宪固封爵,诏许之。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至是,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长吏、司马秩中二千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