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中考历史冲刺猜题卷

日期: 2025-03-27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某同学利用网络梳理德州市的历史沿革(如下图)。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西周

元朝

分属齐国

分属齐郡、上谷郡等

隶属中书省

A、 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C、 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下图文献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关于该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B、 使全国土地得到平均分配
C、 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D、 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1938年10月廖冰兄根据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的思想,创作了下列漫画《失败的堆积》。该漫画的主旨是(    )

A、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B、 抗日战争已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C、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必将胜利
D、 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学者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两次统治(共15年)有两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这一评论(   )
A、 客观的承认了华盛顿的历史功地位
B、 辩证地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C、 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D、 肯定了查理二世继位的积极作用
巴尔扎克(1799--1850)在说明写作小说的意图时说“拿破仑用剑没办到的,我用笔来完成”。这体现巴尔扎克的作品是(   )
A、 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B、 对封建制度的维护
C、 对一战的深刻反思
D、 对追求金钱的赞扬

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人口迁移问题,城市规划问题,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的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取消了对圈地运动的限制,议会通过数以千计的圈地法,使圈地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原来亦工亦农的手工业者因在圈地运动中失去了土地,丧失了在农村生存的另一个重要生活来源,他们光靠手工业再也难以独立支撑下去了。同时,农业技术革命和19世纪农业生产开始机械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使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二:英国农村人口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就开始大量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5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开始下降,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数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却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情况,1846年、1865年议会先后通过的济贫法案对在城市的贫民不再进行遣返,并扩大了救济贫民的范围和居住区。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