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乙炔使溴水褪色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配制0.10mol/L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单独制备H2O2:2H2O+O2=2H2O2 , 不能自发进行
②单独脱除SO2:4OH-+2SO2+O2=2SO+2H2O,能自发进行协同转化装置如图所示,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H2O解离为OH-和H+ , 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和现象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将过量稀硫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S>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足量Cl2 , 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向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制备Fe(OH)3胶体
将10~15滴溴乙烷和1mL5%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然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取上层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
已知:①金属锡的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
②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生成SnCl4 , SnCl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114℃;
③SnCl4极易水解生成SnO2•xcH2O,并产生白雾;
④Sn2+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浸取”时,ZnO、CuO转化为[Zn(NH3)4]2+、[Cu(NH3)4]2+进入溶液;
②25℃时,Ksp(CuS)=6.4×10-36 , Ksp(ZnS)=1.6×10-24;
③深度除杂标准:溶液中≤2.0×10-6。
已知:I.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