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随堂练习

日期: 2025-04-04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的两个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B、 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C、 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D、 八国联军侵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话中对“野草”理解错误的是(    )
A、 野草暗指鲁迅,因为他作《野草集》,以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B、 野草生命力顽强,不怕风吹雨打,更不怕火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情愿作野草的人顽强不屈,斗志昂扬,永不言败。
C、 野草野蛮生长,到处蔓延,不受控制,会侵占庄稼和有益植物的领地。
D、 因为鲁迅先生有一部作品叫《野草集》,作者借此赞美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到  
B、 送   自自足
C、 下场   
D、 火   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山阴道上行走,一路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
B、 弟弟的胃口特别好,尤其喜欢吃水果,经常囫囵吞枣
C、 爷爷脸上的皱纹,记录了他饱经风霜的岁月。
D、 经过老师指点,我才恍然大悟, 这道题原来是我做错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节诗的内容是(    )
A、 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B、 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
C、 人的活和死是对立的统一体。
D、 写两种人的不同活法。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山海经》。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 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 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时,有一个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儿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______显然,抄书使他获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______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______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现代文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

王鲁彦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 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秋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