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项共20题,每题1分,2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观察《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下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 年

90多万

1843 年

145.6万

1845 年

239.4万

A、 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清政府赔款 2100 万银元
C、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 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
B、 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C、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
D、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   )
A、 创办民用工业
B、 开办新式学堂
C、 建立新式海陆军
D、 创办军事工业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段美国《世界报》评价的事件是(    )
A、 日本趁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出兵朝鲜
B、 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C、 日本舰队与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交战
D、 日军占领旅顺进行四天大屠杀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下图是某一时期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 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

A、 有田同耕
B、 自强求富
C、 维新变法
D、 扶清灭洋
有人曾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
A、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C、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皇帝倒了, 辫子剪了。 ”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开启社会习俗的变革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 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首要原因是(   )
A、 全国各地发展实业的热潮
B、 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C、 宣统皇帝的幡然醒悟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四年的是(   )
A、 袁世凯恢复帝制
B、 宋教仁遇刺
C、 护国战争爆发
D、 《青年杂志》创办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B、 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C、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材料解析题(21、22、23小题分别为9分、11分、10分,共3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