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在近日启幕的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河南博物院的数字考古盲盒亮相,以数字化形式模拟考古现场。据悉,这款盲盒国庆假期7天即吸引3000万用户“在线考古”。去年12月起,河南博物院开发的考古盲盒就成为拼手速才能抢到的爆款。过去10个月,考古盲盒的销量约36万个,销售额超3000万元。
“考古+盲盒”,古老与新潮的交融吸引了新一代消费者的眼球,使其纷纷加入“挖土”阵营。事实上,考古盲盒消费成风潮,不仅因为能“挖宝”、有惊喜,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消费时机和动机讲,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公众对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对以探索过往历史文化为己任的考古学兴趣日渐浓厚。考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加上文博综艺节目热播,唤醒了不少人心中的“考古梦”,这也让考古文博相关消费有了更多发展契机。将考古挖掘的神秘感代入流行的盲盒,玩家不仅可以“挖宝”,还能通过搜集隐藏文物了解专业知识。可以说,考古盲盒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考古盲盒热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经济价值。
从消费品特质看,考古盲盒的最大特色是沉浸式体验感和代入感。“开盒一把铲,宝物自己挖”“挖到什么都是你的”,玩家戴上手套即可化身考古学家,拿起考古手铲从迷你版的探方内发掘“历史遗存”,深度还原考古挖掘过程,带给考古爱好者及盲盒玩家沉浸式体验。还有消费者称,“除了满足探秘欲望,开盲盒耐心挖土的过程也很解压”。这种鲜明的体验感让考古盲盒迅速“出圈”,受到追捧。
从消费群体看,“95后”“00后”等新生代正逐步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文博文创消费调研报告》显示,文创消费年轻化趋势明显,1990年后出生的消费者占比超53%,其中“95后”占比达30%。“Z世代”注重精神消费,愿意为兴趣埋单,更注重文博文创产品的体验感与个性化。因而,兼具文化属性、创新性探索性的考古盲盒甫一推出,就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为其带来“传统+潮流”的新型消费体验,也为传统文化与年轻消费者兴趣的结合打开了新空间。
考古盲盒以沉浸式体验、新奇玩法,成为文博文创产品爆款。从一定意义上说,考古盲盒也是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载体,传统文化正走进更多人心中。对文博文创产品而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其创意的源泉,新时期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提升及对美学体验的重视是其创新的动力。在新的消费趋势下,文博单位、文创企业及商家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抓住消费红利,同时以更好的载体传承中华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摘编自徐达《考古盲盒消费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经济价值》,《经济日报》2021年11月4日)
材料二:
用舞台剧的形式让《尚书》《孙子兵法》等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探访我国世界遗产地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一段时间以来,《典籍里的中国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节目频频引发广泛关注,节目传递的中国魅力与中国风采令人眼前一亮。
事实上,不只在国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也有着很高的接受度。近年来,李子柒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走红、茶文化在海外受到关注、展现中国特色文化的影视作品不断出海等,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国际传播价值。
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一方面,要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想要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互相交流融合并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也可以为国际社会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要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文化的魅力在于精炼了生活的细节,提升了对生活的理解,而文化最终要反哺生活,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提供思考的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生活实践,蕴含着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因此,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解释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民族性格,可以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中国故事的魅力,不仅建立在美和感性之上,更建立在对于世界、社会与人的关系处理的智慧上。这种具备特殊东方基因的文化表达,在国际传播中如果能够有效传递,无疑将更有助于中国形象的提升。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其中,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引导力的挖掘,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语境的结合,离不开借助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探索。当前,匠心与创新的助力,让越来越多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尝试不断涌现,对中国故事魅力的挖掘也充满无限可能。
(摘编自周庆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