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做法的是(   )
A、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B、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利用
C、 推广使用节能灯泡
D、 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用冰块制作冰雕
C、 天然气压缩到钢瓶中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属于金属元素
B、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锰酸钾
B、 液氧
C、 氧化铁
D、 氯化钾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下列对化学符号中数字“2”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2Fe:表示2个铁原子
B、 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 N2:表示1个氮气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D、 CO2:表示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
如图为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所用电源为交流电源
B、 乙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不变
B、 木炭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原来木炭的质量小
C、 酒精灯长时间不盖灯帽后,酒精质量变小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易溶于水
B、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D、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锥形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 白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所含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 青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D、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B、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CO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值为6
B、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一定是化合物,乙可能是单质
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5: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可用于净水,所以碳单质都能用于净水
B、 稀有气体的原子都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D、 石蜡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A、 ①: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B、  ②: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燃烧
C、  ③:向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二氧化锰
D、  ④: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

填空题

综合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