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阳光下的铁块,被小明带入了凉爽的青龙洞内,内能一定减小
B、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D、 0℃的冰块内能为零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C、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D、 一杯水的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 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 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电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
B、 两个相互吸引的泡沫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 为了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可以借助钢管挑开电源
D、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带电是因为橡胶有良好的导电性
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 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C、 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2.5V
D、 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超导材料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8℃)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内斯在诺贝尔领奖演说中指出:低温下金属电阻的消失“不是逐渐的,而是突然的”,水银在4.2K进入了一种新状态,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材料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内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而言仍是极低的温度;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等;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