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0-02
月考试卷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探寻古道

ㅤㅤ①我开启探寻千年古道之路。

ㅤㅤ②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山野边浩荡的水,车子就一晃而过。在路的尽头,茂长着一片竹林。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凸凹不平,向险而去。为了吸引更多人更便捷地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动手开辟一条新路,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为水泥路。那条千年古道被荒弃了。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千年古道的下方,即使是再热闹的旅游旺季,游人熙攘,也没有人留意高处的这条古道,他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被悬置的景观,无人参观,只是偶尔会在某些时候被村人说起。

ㅤㅤ③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这个守候着一条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那个铁匠铺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看上去并不是彻底被遗弃的样子。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个七十六岁的老铁匠。他苍老,敦厚,脸上刀削一样的皱纹里,填满铁屑状的东西。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他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接受的热情,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我理解他。他打了一辈子的铁,不舍得丢弃这个技术活,其实他生活得挺好,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但他仍然坚守着,偶尔过过打铁的瘾。

ㅤㅤ④他与被这个世界淘汰了的手艺相依为伴。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这是一个民间手艺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ㅤㅤ⑤默立在村头的石碾,只有逢年过节才用一用。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他一动也不动,烟圈在他的头顶盘旋片刻,就像云彩一样飘向空中。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流动饭店”的字样,旁边是同样用油漆涂抹的形形色色的与城里无异的各种广告。

ㅤㅤ⑥我们在老农带领下,走下一道坡,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然后连续穿过两个窄胡同,在一座老宅跟前停步。院子里齐腰的荒草,被我这陌生的闯入者惊到,怯怯地低下头,仿佛在追忆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ㅤㅤ⑦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犁、耙、耧车、镰、蓑衣、畚箕……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比划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渐渐有了一点神采飞扬的感觉,似乎这些农具激活了他埋在心底的遥远记忆。我想对劳动工具的热爱,是一个劳动者最朴素的感情吧。他的讲解让我重新认识了驴具,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又仿佛看到农人们裸露着黝黑的胸膛挥镐开凿、扶犁耕田、推磨碾米的画面,他们用力气拥抱土地,用汗水浸润生命。

ㅤㅤ⑧一栋被遗忘的老宅居然藏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以拍摄的方式,截取并带走了它们。

ㅤㅤ⑨我想,许多农具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我仍在乡村间执着地奔走与找寻,因为它沧桑而负重的历史,也因为它赋予农人的激情与坚韧。

(摘自《中国散文网》,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ㅤㅤ高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场馆更智能,还能让办赛更“绿色”。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一40%。

同时,科技赋予的“绿色”还体现在细节之处。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赛时将在延庆、张家口投入700余辆氢然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倖,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将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选自2021.11.23《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ㅤㅤ从2020年3月起,在中科院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下,中国科大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科大讯飞开展合作项目攻关。项目组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攻克了小语种专家知识匮乏和资源稀缺难题,实现了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突破。经过近两年的攻坚克难,目前已完成60个语种语音合成、69个语种语音识别、168个语种机器翻译和14个语种交互理解和图文识别系统研发,其中重点语种相关系统的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ㅤㅤ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项目研发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等多种技术为冬奥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录音笔、同传会议系统、冬奥虚拟志愿者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其中,冬奥多语种虚拟志愿者融合了数字人生成、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等多项技术,实现人与机器同理共情,让对话更有温度,在冬奥北京小屋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6种语言的自动问答服务,包括冬奥知识、中国人文历史、美食、景点、交通、天气等,受到运动员广泛关注和好评:双屏翻译机产品支持中文与60个语种在线翻译、15个语种离线翻译,被列入中科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这些成果应用以科技力量助力冬奥信息沟通无障碍,获得冬奥组委的高度认可。此外,项目成果还在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落地应用,并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服务平台。

(2022年2月22日中科大网,有删改)

材料三:

ㅤㅤ2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科技是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也是冬奥会各项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此次冬奥会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

ㅤㅤ王志刚介绍,一是北京冬奥做到了近零排放,都是绿色能源:二是绿色出行:三是5G共享,中央电视台5G+8K。还有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全国范围内有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围绕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机械、气象、运动医学,包括一些科研平台、科研手段,建模、仿真等方面参与到了科技创新和应用中来。“这些成果,对‘科技冬奥’,对以后的冰雪运动,都有很长远的价值和意义”,王志刚表示,冬奥结束了,这些理论方法范式、模型等科技成果,包括在基础研究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应用驱动方面的一些成果,都会长期存在,不仅对我们国家的冰雪运动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有价值,而且对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能源、交通、环境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贡献。

(2022年2月25日光明网,有删改)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