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检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2
期中考试
积累与运用(17分)
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46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材料二】

“神十三”这样回家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我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返回地面。为此,科技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保障。

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圈,历时一天多。

首次快速返回,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位于东风航天城东部,地处西北内陆戈壁深处,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是航天器返回搜救天然着陆场。但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又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多种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跨范围广。为此,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队伍早早投入演练,集结起搜救空中分队、地面分队、医监医保等各方面力量,并在搜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队中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搜救回收的高效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返回过程还要经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通过科技人员控制好3个“度”,神舟十三号飞船最终稳稳落地。

速度控制要恰到好处。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之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运动至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则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从而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

温度控制要适中。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是依靠防热结构对舱内进行保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在舱体表面设计了防热涂层,敷设有一层烧蚀材料,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此外,神舟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神舟十三号飞行过程中速度、角度和方向的精准控制,使其最终着陆在预定地点。

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舟飞船,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

例如,由于空间站组合体有着不同构型,前来访问空间站的航天器和空间站对接时会有不同停靠状态。在6个月的太空驻留中,神舟十三号通过与空间站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验证了不同交会对接状态的可靠性,径向交会对接技术是首次验证。

实际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也完成了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的任务。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无法返回的故障,空间站任务阶段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即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也就是说,当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神舟十三号就已在发射场待命,再从其发射到如今返回,其实已经受了长达10个月的稳定性考验。

(刊载于2022.4.17)

【材料三】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国家太空实验室,通过珍贵的太空资源致力于科学发现、服务人类科学事业。当然,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仍面临着艰巨挑战,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还需要不断开拓和登攀高峰,在浩瀚无比的星空,探索更是永无止境。和梦想同行,与创新为伴,争做奋斗者、攀登者,我们就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人民网发表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课

 ①2020年三月一日,儿子学校的网上直播课如期开通。窗外依然春寒料峭,可儿子竟然可以坐在温暖如春的家里,面对面聆听初三学年各位老师的精心授课。此情此景,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高中。

 ②还记得那是一节语文课。当时好像学过一篇畅想未来的课文,大概是说到了二十一世纪就可以网上购物、学习、看病……那篇文章我们还念经一般读过背过,我只是当作虚无缥缈的天方夜谭,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些梦竟然在我们眼前一一实现。

③而同样让我没有想到2020年新年刚过不久,新冠病毒汹涌袭来。城市戴上口罩,酒精在我们手上流淌,越来越多的人们足不出户,手机里那些统计数字被不断刷新……在一场没有硝烟也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中,曾经熟悉的一切,此时竟然变得如此陌生。

④当然,让人焦虑的还有越来越近的中考。严峻的疫情使我们对开学日期忧心忡忡,猜想上课的时间可能要推迟,而且不知道会推到哪一天。看着还不时捧起手机沉浸在游戏中的儿子,我们很着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家长群里竟然出现了初三学年如期开学的通知,只不过上课的地点由学校“搬到”家里,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学习,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⑤随后,各科老师纷纷建群答疑,为辅导学生做好准备。先是,班主任耿老师在群里发了第一周课表和网络学习资料包,其中有各科的复习进度,老师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编好的习题等,有的学科甚至连每套卷子每个任务所需时间都作了明确要求。第二天,初三学年网络学习平台试运行。登录成功,打开宣传片,那巍然屹立的学校大楼,那葱茏柳树环抱的彩色操场,那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XX中学校训,以及一张张熟悉的老师的亲切的笑脸……这一切都让人仿佛置身校园,备感温暖。

⑥空中课堂正式开始了。初三学年的一位位老师从本该避险的家中走上街头,回到学校,又站到黑板前,拿起刚刚放下的粉笔,抑扬顿挫地讲起来,不知疲倦地写起来,依然如故,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此刻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他们就像面对着那一双双凝神细视的眼睛。

那些不知写过多少遍的字母和算式,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里,像根一样生长,像花一般怒放。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老师们纷纷走出家门的时候,就是走向我们都不想面对的未知的险境啊!

⑧就在今天,打开新的学习资料包,又发现一个细节。为方便大家打印,语文老师把昨天发的一套B4页面的模拟卷悄悄修改成了A4,重新发到微信群。看着眼前雪白的Word文档,我似乎看见那些在电脑前不知坐了多久默默忙碌无私奉献的背影。

⑨同样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背后所需要的巨大付出,制定计划、考虑学情、研读教材、书写教案、整合资源、组卷命题以及二次备课三次备课……讲授反思,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所做的工作真可以用“无限”来形容。所以,在这特殊时期,面对这些不顾安危奋力前行的同行,我不得不向他们投去我崇敬的目光。

⑩病毒肆虐,阻挡不住我们心心相连,你看,窗外绿意盎然,万千生机依然不可阻挡地向我们走来。

习作(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