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科版生物学2023年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日期: 2025-03-30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    )
A、 体液调节
B、 应激反应
C、 条件反射
D、 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应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内信息传播的形式
C、 反射中枢对传来的兴奋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D、 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都有反射活动
【加试题】图示为神经细胞膜上与电位变化有关的一些载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靠K+通过C从乙侧向甲侧扩散来实现
B、 若适当提高甲侧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上升
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成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 如图所示载体与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有关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种内分泌细胞只能合成一种激素
B、 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 激素只能调节已存在的生理过程
D、 青春期正常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呈非周期性变化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十分广泛,下列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喜热恶寒
B、 喜怒无常
C、 耗氧量增加
D、 血中胆固醇含量常偏低
下列关于人类生长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抑制蛋白质合成
B、 抑制细胞生长
C、 幼年缺乏导致侏儒症
D、 幼年缺乏导致呆小症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抑制婴儿大脑发育
B、 垂体细胞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 雌激素促进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
D、 生长激素抑制脂肪分解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参与该过程的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学们听到铃声后走进教室”中涉及条件反射
B、 该时刻后,①处膜电位可能为外负内正
C、 ③为该神经元胞体,位于大脑皮层或脊髓
D、 该神经元支配的下一个细胞可能也是神经元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 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 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 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下图所示为在坐骨神经某一部位给子电刺微后,动作电位在蛙坐骨神经上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b两点电位指示为0下列对应的,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由图可知,刺激部位位于该波形图的左侧
B、 a点对应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即将变为外负内正
C、 若增强刺激强度,坐骨神经检测到的动作电位峰值可能增大
D、 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波峰的分化
当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时,会出现动作电位,某些处理会影响这一过程。下图是正常动作电位和经某种处理后的动作电位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处理可能是用药物提高了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B、 该处理可能是降低了细胞外液的K+浓度
C、 该处理可能是降低了刺激的强度
D、 处理前、后的电位均能传播
神经元A与C、神经元B与C之间以兴奋性突触相连,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突触前神经元(A、B)进行实验,实验一:单次电刺激,实验二:短时间连续两次刺激,用微电极记录突触后神经元(C)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实验一仅单次刺激神经元A,微电极记录的电位峰值将变小
B、 若实验二两次刺激的时间间隔扩大,微电极可能无法记录到动作电位
C、 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使用的电刺激强度均不足以引起动作电位
D、 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神经元C都发生了受体与递质的结合以及Na+的内流
人体的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膝反射的完成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传出神经元与伸肌之间可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
C、 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条件适宜依然能发生膝反射
D、 适宜强度敲击膝盖下方,a处释放的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研究人员利用枪乌贼大轴突进行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刺激位点为a点或f点,b、c位点接有灵敏电位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位点膜内外电位相同,此时K+外流与Na+内流速率相等
B、 此时e位点Na+大量内流,引发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C、 若适当增加外界溶液的K+浓度,则f位点静息电位绝对值将变大
D、 若适当增加外界溶液的Na+浓度,则灵敏电位计每次偏转的幅度增加
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B、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C、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
D、 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神经元甲接受适宜刺激后,在神经元丙上的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且肌肉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乙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B、 刺激神经元甲使肌肉收缩的过程中经过了2个突触
C、 适量降低a处K+浓度,肌肉的收缩程度会变小
D、 刺激在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研究发现长期“情绪压力”会导致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影响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过程如下图。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突触小泡中5-羟色胺的量

突触小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

正常大鼠

正常

正常

长期情绪低落大鼠

正常

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

正常

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神经递质,当它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B、 突触前神经元Ca2+内流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结合,进而释放5-羟色胺
C、 5-羟色胺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和作用后被回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内的方式相同
D、 “情绪压力”大鼠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增多,突触前神经元的5-羟色胺释放量减少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起作用的原理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B、 胰岛素的分泌不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
C、 腺垂体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相互联络的枢纽
D、 雄激素可以促进骨密度增加,减少蛋白质的合成
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 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心
C、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 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动物内分泌调节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通过垂体门脉定向运输至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 当环境温度骤降,甲状腺可直接感受温度的变化,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C、 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激素的释放
D、 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组织,促使胰岛α细胞分泌激素增多
研究人员用某种饲料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等均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于对照鼠
B、 该种饲料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 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对照鼠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D、 实验鼠在实验的一个月内食欲逐渐下降,行动趋向迟缓
图为人体某组织部分结构示意图,②表示血细胞,①③④⑤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⑤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若该结构为肝脏局部组织,③可能有乳酸、血浆蛋白、CO2等物质,但其中CO2浓度较⑤低
C、 若该结构为甲状腺局部组织,则③中没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若该部位出现炎症反应,则④液体量将明显增多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由胰腺的腺泡组织分泌
B、 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C、 血糖浓度下降后,血中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
D、 胰岛素促进肾脏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下列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 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①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
B、 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 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D、 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②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如图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调控的机理示意图,GLUT4是一种葡萄糖的转运蛋白,对于健康人而言,研究发现餐后80%的GLUT4会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膜上。当餐后胰岛素浓度上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时,细胞内发生信号转导,促使储存GLUT4的囊泡转移到表面与细胞膜融合,使膜上GLUT4数目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转运速率,可能原因是囊泡的融合、出芽均需要消耗能量
B、 内吞囊泡的形成与胰岛素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C、 餐后通过增加细胞膜.上GLUT4数目,从而维持血糖平衡属于正反馈过程
D、 由于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者靶组织受体缺陷导致II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由于甲刺激的强度过小,无法引起Na+内流
B、 t2、t3两次甲刺激可以累加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
C、 实验表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刺激的强度密切相关
D、 增大t3时甲刺激的强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升高
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属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内分泌腺
B、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膜上有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 寒冷条件导致下丘脑释放某种化学物质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 将破坏了下丘脑的小鼠放在寒冷条件下,则其单位时间耗氧量会下降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