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科版生物学2023年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植物激素调节

日期: 2025-04-13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盛夏中午脱落酸含量的增加,能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
B、 除草剂(2,4-D)的应用可免去耕作程序,有利于维护地力
C、 赤霉素能促进胚乳细胞中淀粉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D、 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方向往低浓度方向运动的现象,下列实验或生命活动中不涉及扩散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流动现象
B、 温特实验中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运输到空白琼脂块
C、 兴奋的传递过程
D、 组织细胞吸收氧气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B、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可以起着遗传信息传递的作用
D、 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落酸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叶片生长的作用
C、 乙烯能增强植物体的抗逆性,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乙烯
D、 生长素可以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运输,韧皮部运输属于自由扩散
浮萍是一种水生浮水植物,科学家通过4组实验研究脱落酸(ABA)和细胞激动素(BA)对浮萍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组1

自然生长

组2

第6天添加1.0ppmABA

组3

第6天添加1.0ppmABA,第9天洗净

组4

第6天添加1.0ppmABA,第12天添加0.1ppmBA

A、 浮萍的质量就是浮萍的生物量
B、 提高脱落酸(ABA)的浓度能更有效抑制浮萍生长
C、 0.1ppm细胞激动素(BA)能抑制浮萍的生长
D、 1.0ppm脱落酸(ABA)对浮萍生长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植物当土壤水分胁迫开始时,干旱刺激根合成脱落酸(ABA)并运送到叶片,促使气孔关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可对抗赤霉素的某些生理功能
B、 叶和绿色果实内的脱落酸均由根合成并运输而来
C、 根产生并运输到叶的ABA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 ABA能缓解干旱条件下植物因蒸腾作用引起的水分丢失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体现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B、 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粮食产量
C、 外源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一般比施用植物激素更加稳定
D、 植物体的多个部位都能形成乙烯,促进植物的生长
赤霉素(GA)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信号转导途径如图所示,GA与GID1结合可以活化SC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由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合成
B、 外施赤霉素对GA受体缺失突变体茎的伸长不起作用
C、 水稻种子萌发时GID1的表达量可能会增加
D、 DELLA蛋白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GA3(赤霉素类)溶液和6-BA(细胞分裂素类)溶液对墨兰花芽形成和提早开花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甲组数据可知,没有激素调节墨兰也能形成花芽和开花
B、 GA3促进墨兰花芽形成和提早开花的效果高于6-BA
C、 6-BA能促进墨兰成花器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 GA3和6-BA协同促进墨兰花芽形成和提早开花,且效果能够累加
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甲证明了幼苗的感光部位在苗尖端
B、 实验乙若换成在黑暗中进行,可得到相同实验结论
C、 实验丙证明幼苗弯曲生长与苗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
D、 实验丁证明了苗尖端产生一种能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用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抑制剂A、赤霉素(GA)及生长素(IAA)处理某植物相同的茎切段,一段时间后测得该植物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根据结果推测,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组结果说明I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B、 ③⑤⑥组结果说明植物激素抑制剂A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
C、 六组实验结果说明IAA和GA对该植物茎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研究植物激素IAA和GA是否具有协同作用需要设置4个组别
植物种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才有可能发育成正常的植株,实验证明多种激素都与种子萌发有关。下图表示外源施加茉莉酸(COR)与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加水组种子萌发率为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只有茉莉酸与脱落酸共同作用使种子萌发
B、 施加茉莉酸和脱落酸对种子萌发几乎没有影响
C、 脱落酸可能是使种子细胞失去活性而抑制种子萌发
D、 阻断内源茉莉酸的信号通路可能会使种子萌发率提高
人工合成的某种激素SL类似物GR24对不同种拟南芥侧枝数目的影响如下图1所示,不同激素类似物对野生型拟南芥侧枝长度的影响如下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体拟南芥可能是SL受体基因缺失
B、 GR24和NAA对侧枝的生长具有对抗作用
C、 图示结果不能说明GR24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NAA对侧枝长度的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变强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慢
B、 赤霉素受体与赤霉素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更长
C、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表达量减少时,比野生型更适应干旱环境
D、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生长素受体活性增加的株系更易生根
有关下图所示植物幼苗根部的向地生长及茎的背地生长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根向地生长及茎背地生长的主要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B、 甲侧的此激素浓度会促进根部的向地生长
C、 丙、丁两侧的激素浓度与根的生长方向的关系可体现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影响该过程的激素都是由根部合成,并运至其他部位
为了研究杜鹃兰假鳞茎促进侧芽生长的机理,对其分别进行打顶、顶芽涂抹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测得侧芽萌芽数和侧芽中激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NPA处理后侧芽中不同激素含量变化不同
B、 涂抹NPA比打顶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萌芽数
C、 抑制茎段的细胞分裂素运输有利于侧芽的萌发
D、 侧芽的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下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提出并证明了化学物质假说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可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C、 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可获得无籽果实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都不同
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1nmol/L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并计算幼苗侧根的形成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浓度的IAA溶液都能促进侧根的形成
B、 1nmo/LBL对侧根的形成没有影响
C、 一定浓度的IAA可增强1nmol/LBL对侧根形成的促进作用
D、 BL对侧根形成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影响IAA的作用来实现
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 呼吸作用减弱,精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 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 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赤霉素及萌发密度对戟叶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分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和有无赤霉素合并6组处理。将经过不同处理放有种子的培养皿置于温室中进行萌发。一段时间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不同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处理下50%种子萌发皿数随时间的变化

A、 4月3日出现50%种子萌发的培养皿,随后培养皿数增加较快
B、 该实验每组处理至少需要使用30只培养皿,即设置多个重复
C、 赤霉素处理推迟了每个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超过50%的时间
D、 本实验中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都有显著影响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从此图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生长素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 植物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
C、 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根和茎细胞生长
D、 10-2g/L的生长素浓度会抑制根的生长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