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把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 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周初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不包括(    )
A、 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稳定政局
C、 扩大统治范围
D、 诸侯拥兵割据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由数百个演变到后期的十几个。这说明(    )
A、 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C、 历史正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不断建立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如图示意图的中心主题是(    )

A、 地方推行郡县制
B、 三公权力至高无上
C、 中央集权制度
D、 加强文化控制
时间轴有助于我们建立历史事件的时空关系。下列时间轴中①处应选择的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建立西汉
C、 张骞出使西域
D、 刘秀建立东汉
如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 长安——西域——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B、 长安——西域——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D、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欧洲——中亚、西亚
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 西域物产流入内地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北庭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 夏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 辽宋夏金元时期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 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非选择题(共5小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材料二: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首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