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代福建名人辈出,其中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严复
遗迹承载历史记忆。下图可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开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   )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同盟会
《马关条约》内容中,体现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的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商埠
D、 开设工厂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起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B、 得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
C、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改变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福州船政学堂
C、 北洋西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
A、 师夷长技
B、 变法图强
C、 扶清灭洋
D、 民主科学
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
B、 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 这说明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D、 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了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矢败
B、 毛泽东因为抽得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该事件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张謇舍本逐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 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必然
C、 “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不能救中国的
D、 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家中读报纸
B、 人们见面就叩首,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C、 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1909年,赵荣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 1910年,钱华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孙富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李贵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中共七大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重庆谈判失败
B、 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
C、 三大战役
D、 国民党重点进攻

辨析题(本大题共5分)

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第34题8分,共3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