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12《 词四首》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4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 “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
A、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 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 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 《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 “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渔家傲·秋思》的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
A、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 衡阳雁去
B、 四面边声
C、 长烟落日
D、 孤城紧闭
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对《渔家傲·秋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阅读理解

综合应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