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这一年属于(    )
A、 公元前21世纪
B、 公元前20世纪
C、 公元20世纪
D、 公元21世纪
与下面示意图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 大禹治水
B、 盘庚迁殷
C、 武王伐纣
D、 长平之战
有学者说,在商周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多
B、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C、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D、 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    )
A、 周王室还能有效控制地方
B、 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C、 晋文公首先取得霸主地位
D、 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
下图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是(    )

A、 确立县制
B、 废除井田制
C、 统一度量衡
D、 奖励军功
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是(    )
A、 焚书坑儒
B、 开拓交通
C、 统一货币
D、 统一度量衡
下面诗句反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是(    )
A、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C、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D、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侧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秦的灭亡
B、 楚汉之争
C、 东汉的兴衰
D、 道教的兴起
关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时期
B、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孙刘联军
C、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D、 使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割据的状态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这幅图可用来研究(    )

A、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班超出使西域的背景
C、 淝水之战的过程
D、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透视西汉盛世。

材料一:

汉初的统治政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又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

——摘编自《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期的社会状况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以下历史人物为汉武帝解决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这些难题的解决,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人物

主张或功绩

主要作用

主父偃

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大大加强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桑弘羊

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

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

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卫青、

霍去病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

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万余级

以郎应募,使月氏……去十三岁,唯

二人得还……出使乌孙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

——《汉书》《史记》

材料三:西汉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开端,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在武帝之后,经过昭帝和宣帝的政策调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西汉盛世前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疆拓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各中原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481-487年,北魏发生农民起义29次。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之后,孝文帝继续改革。此时改革的重点是“移风易俗”,改变鲜卑族内迁贵族和官僚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学习、接受汉文化。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