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两次世界大战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是(    )
A、 德军闪击波兰
B、 德军突袭苏联
C、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下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其中①处应为(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无条件投降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 战争所波及的范围
B、 战争爆发的原因
C、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程度
D、 战争的性质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美国宣布对日本作战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1940年,德国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但是,英国最终迫使希特勒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德国最终放弃进攻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主动与德国和谈
B、 英国军民坚决反击
C、 英吉利海峡的屏障作用
D、 美国出兵援助英国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材料二:1929-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把德国人民推到了灾难的深渊。这种经济上的大衰退,导致德国发生了深刻的政治社会危机,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创造了很好的客观条件,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打下了一定的政治基础。1933年,希特勒被兴登堡任命为总理。

材料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材料四:波兰近日宣布,拟于2019年9月举办二战爆发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欧盟和北约的“盟友和伙伴国”共襄盛举。作为二战主要参战国和战胜国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并没有在受邀请国之列。

材料五:30年来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战后美国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局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他们的力量得到发展,而战争又极大地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各交战国在战争中,为克敌制胜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后来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的诞生,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高中教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