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3年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1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日期: 2025-03-3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科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豌豆不用去雄
B、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需要用同位素3H标记噬菌体
C、 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果蝇易饲养,后代数目多
D、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需要用不同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豌豆的杂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去雄是指在父本的花成熟后将其全部雄蕊去除
B、 自然状态下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完成了受粉
C、 豌豆杂交时要在母本的雌蕊成熟前进行传粉
D、 人工杂交过程中需要对父本和母本分别套袋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下列关于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索遗传定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的内容
B、 “F1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C、 让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属于实验验证阶段
D、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既是假说的内容,也是实验的结论
斑翅果蝇翅的黄色和白色、有斑点和无斑点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 、B/b控制。用纯合的黄色有斑点果蝇与白色无斑点果蝇进行杂交,F1全是黄色有斑点果蝇。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 , F2表现型比例为7∶3∶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斑翅果蝇翅的显性性状为黄色、有斑点
B、 F2出现7∶3∶1∶1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b或aB的配子不育
C、 F2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1/4
D、 选F1中的果蝇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或1∶1∶1∶1
黄瓜的花有雌花、雄花与两性花之分(雌花仅雌蕊发育;雄花仅雄蕊发育;两性花则雌、雄蕊均发育)。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F和M基因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F和M基因对乙烯合成的调节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FFMM和ffMm的黄瓜植株分别开雌花和雄花
B、 乙烯含量增加会促进M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抑制植株雄蕊的发育
C、 对基因型为Ffmm的植株喷洒乙烯抑制剂可诱导植株开雌花
D、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 , F1自交得F2 , 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雄、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下列最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选项是(   )
A、 纯合的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F1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
B、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C、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D、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光腿和毛腿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片羽、丝羽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取一只光腿片羽雄鸡与多只雌鸡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雌鸡表现型是光腿片羽
C、 子代中表型为光腿片羽的雄性个体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6
D、 子代中光腿雌鸡与毛腿雄鸡交配,可产生毛腿鸡的比例为1/3
蝴蝶紫翅(P)对黄翅(p)为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生物小组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
B、 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个体占1/8
C、 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2/3
D、 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
某同学利用掷骰子的随机性模拟配子产生的随机性。如图该同学设置了10个格子,2个为一组,现有质地均匀且相同的标注有A/a的正方体骰子若干,每个格子中放置1枚骰子后盖上盖子摇晃模拟投掷过程,每次投掷就可相当于课本中的5次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组2个格子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 每个骰子相邻的3个面标注A代表显性基因,另外相邻的3个面标注a代表隐性基因
C、 投掷后每组只读取一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若每个格子中再放置1枚标注有B/b的骰子,将每组2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DNA可以插入核DNA中,且被插入线粒体DNA的核DNA会遗传给子代。在大多数情况下,机体自身会识别插入的线粒体DNA,并在甲基化的过程中使其沉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DNA进入细胞核的通道可能为核孔
B、 线粒体DNA的插入可能不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C、 甲基化改变了线粒体DNA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表达
D、 线粒体DNA插入核基因组DNA中可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长期滥用抗生素使少数因为基因突变而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形成优势种群,在药物的筛选下最终变成超级细菌。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消灭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细菌)的抗生素,这一研究成果有望帮助人类战胜超级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生素可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最终逐渐形成超级细菌
B、 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在抗生素的选择下菌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 超级细菌的形成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
D、 给患者建立抗生素使用档案并轮换使用不同抗生素可减缓超级细菌形成
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2n=24),育种工作者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的原理是植物的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B、 过程②可提高幼苗的突变率,属于诱变育种
C、 过程②③获得的叶片变黄的植株未发生基因突变
D、 过程⑤也可以通过调控温度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某深海鱼,外形非常奇特。雌鱼的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肉状突起,形似“灯笼”,可发出荧光,引诱周围游动的小鱼。雄鱼依附在雌鱼身体上,靠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从而进行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鱼在海底黑暗环境的选择下发生定向突变使其头顶发荧光
B、 雄鱼依附雌鱼获取营养进行繁殖,它们的关系为寄生
C、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可使该鱼种群中出现更多种的基因型
D、 若该鱼种群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则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超雄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部分患者性发育正常并有生育能力,可表现为身材高大,有攻击性行为、暴力倾向、学习障碍等,有时还伴随躯干畸形。有一个患者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生育了一个正常的女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患者生育健康男孩的概率是1/3,生育健康女孩的概率是1/6
B、 若该男性患者是红绿色盲,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母亲或父亲.
C、 “超雄综合征”属于一种遗传病,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D、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患者细胞中多出的一个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
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丢失
B、 a基因比A基因多一个酶切位点是因为发生了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C、 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10%
D、 Ⅱ﹣2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 , 患ALD的原因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
某种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人均使用量

0.074

0.120

0.140

0.190

耐药率

2.1%

7.4%

9.9%

23.2%

A、 细菌和人群、细菌和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 随着表中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细菌的耐药率也随之增加
C、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该种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 规范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火山爆发,中美洲的某种海龟被分隔成两个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B、 两个种群在各自的进化过程中,均不存在协同进化现象
C、 两种海龟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仍在发生改变
D、 地理隔离后,仍然需要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多选题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