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同步检测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培养初期,其数量可能会呈“J”型曲线增长
B、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内斗争加剧
C、 抽样检测时,吸取静止的培养液进行计数时,统计结果偏小
D、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两边及其夹角上的菌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B、 记名计算法可用于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
C、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
D、 单子叶植物相对于双子叶植物更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特征
B、 种群密度即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 人口老龄化地区的年龄结构将一直处于衰退型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
B、 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型
C、 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
D、 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 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 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下列对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通过抽样来调查种群密度的
B、 调査动物种群密度均不能用样方法
C、 为方便调査统计,调査不同植物种群密度的样方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D、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
生物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理想条件不包括(     )
A、 物种的繁殖能力强
B、 气候适宜
C、 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裕
D、 没有敌害
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 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 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鼠类繁殖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性成熟快,数量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常对农业生产酿成巨大灾害。某生物实验小组调查了某地小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并绘制了如下曲线(AE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鼠种群数量达到DE段时,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AB段小鼠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C、 若气候严重干旱,则小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出现C段的变化
D、 若要防治鼠害,则在小鼠种群数量达到K2/2前防治最佳
将双核草履虫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统计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2所代表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2
B、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C、 曲线2表示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为“S”形增长,A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D、 若蝗虫的种群数量如OB段变化,则应选择在A点以前进行防治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过程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 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C、 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为酵母菌的活细胞
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B、 未加入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中的浑浊度发生变化可能与无菌葡萄糖溶液的变化有关
C、 本实验中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因素是葡萄糖有限和试管内空间有限
D、 若5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个数分别为13、7、12、9、10,则每个小方格中约有0.51个酵母菌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
C、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 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
关于下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数量达到 点后将一直保持不变
B、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使 点上移
C、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点之后
D、 图中 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若消灭害虫则可在此点处开始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现将100只草履虫移入150mL稻草浸出液中进行常规培养,每天固定时间对其进行观察和计数。如图为此次实验记录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种群起始阶段呈加速增长
B、 此次实验中该浸出液中最多可容纳约700只草履虫
C、 草履虫之所以不能无限制增长是由于空间不足
D、 随着时间的变化,该浸出液中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 第25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快
C、 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 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b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 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种群中幼年个体将逐渐减少
C、 若图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量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 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若环境条件改变,则K值也会发生改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