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回延安》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

日期: 2025-04-0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7小题)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子(méi)   藏(zhù)    白羊手巾(dù)   
B、 柳林(pū)   脑(pàn)     慰(jiè)     
C、育(fǔ)       外(yì)       一气成(hē)   
D、意(qiè)    使(chāi)   米酒油(m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家庭的温暖。   
B、 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放歌集》等。      
B、 1945年,贺敬之和丁毅共同创作的话剧《白毛女》,是我国第一部新话剧。
C、 《回延安》借鉴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
D、 陕北民歌“信天游”,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下列对课文《回延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 “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C、 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基础知识(共1小题)

综合读写(共1小题)

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