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 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 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 图一
B、 图二
C、 图三
D、 图四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是(  )
A、 对手工业的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股份制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指出:“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A、 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 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 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

A、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改革开放道路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材料二: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对当地(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等地及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结束了少数民族各族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废除了农奴制的压迫,“以其地赋民”,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迁入大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流、民族融合。

——摘编自李禹阶、管维良《三峡文明史》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支持、 发达地区无私支援、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习近平: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新华社2016年10月9日电)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