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2宇宙的边疆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9-19
同步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

高洪

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近几年来探索世界复杂性的混沌学的出现,使人类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发生了转义。混沌理论认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即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作用下非常复杂和模糊的现象。或许是宇宙在混沌的历史中偶然地“选择”了我们,而我们在宇宙的混沌的现实中还没有能认清它的真实面貌。所以,在混沌理论看来,“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自然观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是唯一的吗?

吴炎

20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即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宇宙之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物理学定律和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就在其中一切条件都恰好适宜的宇宙中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现代宇宙学中的某些理论则证明,这样的“平行宇宙”的确可能存在。近年来,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中遗留的痕迹,他们认为有可能证明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宇宙膨胀”产生更多宇宙?

科学家通过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证实,宇宙曾经历过一个转瞬即逝的超高速扩张阶段,科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暴涨宇宙”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宇宙在极其短的时间(远小于1秒)内,将其体积瞬间扩大,就像吹气球一样。而如果膨胀的速率稍微改变一点儿,那我们的宇宙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因此,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暴涨宇宙”模型。他们提出,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空间,更贴切的说法是类似一个泡沫,在宇宙之外还存在无数个泡沫,也就是说,存在无数个宇宙。所有的宇宙有着同样的或者说类似的机制进行各种限制,每个宇宙都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它们都是在大爆炸中诞生的,并且存在着相同的物理学定律。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宇宙都能“存活”下来,只要将大爆炸的“参数”进行细微的调整,各种宇宙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了。

多元宇宙论的观点

支持“宇宙永恒膨胀论”的科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多个更大宇宙中的其中之一,不管是我们的宇宙还是其他的宇宙都处于不停地膨胀当中,同时也有更多宇宙产生,此观点也被称为“多元宇宙论”。其他宇宙的特性与我们的存在差异,但与我们所处的宇宙共存。虽然“宇宙膨胀说”仍然没有切实的理论模型,但理论表明,的确可以有若干宇宙以不同的速率同时膨胀。在这个更为广大的“多元宇宙”中,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极渺小的一个单元罢了。其他的宇宙中可能无法产生银河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甚至根本无法产生物质。然而我们所认为的必备条件也许并不唯一,同时修改若干常量或定律,组合得出的物理学定律体系与我们的条件大相径庭,但却可能营造同样宜于生存的和谐世界,甚至可以有生命在其中诞生。

另一个“宇宙”被发现的证据

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称已经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还存在另一个宇宙的证据。他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中,发现了神秘的同心圆现象,可以认为宇宙诞生之前还有宇宙,并且提供了在前一个宇宙中所发生事件的痕迹。根据他的研究报告称,一共发现了12个同心圆辐射“印迹”,其中有5个圆具有特别的意义,分别对应着宇宙演化历史上5次大规模的事件。出现在星系团附近的神秘“圆环”的变化幅度在背景辐射上看却显得非常低。因此,研究人员似乎开始抛弃“暴涨宇宙”模型,“暴涨”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中,并在将来会继续膨胀直到一个临界点,这种宇宙模型不仅有开端,也有结束。这一发现并不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发生过很多次。科学家们解释说我们生活于一个“循环”的宇宙中——我们的宇宙终结,标志着一个“世代”的结束。但是它会立即引发一次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世代”,也就是一个新的宇宙,这样永恒循环。两位著名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斯泰恩哈特和牛津大学的尼尔·图洛克曾出版图书表示:“无论是时间还是宇宙都没有开始或者结束。宇宙进化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大爆炸’每一万亿年发生一次,每一次都伴随着新物质和新辐射的产生,并形成新的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我们不过是最近一次循环的组成部分。”

(有删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

材料一: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尚书·舜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草木的官职叫虞,担任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到夏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道德倡导。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

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禁止性原则。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约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刘奇《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

材料二:

针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态民俗,《中国环境报》专访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红兵。

《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个“锅”吗?

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蛇、黄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待动植物。

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

《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

陈红兵: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方式。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有自身一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生态环保行为。

至于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传统生态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挥作用。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

(摘编自陈红兵《疫情笼罩,更显生态民俗宝贵价值》)

材料三: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70%的新发传染病,均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人类应从中吸取教训,画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态红线”。因此,要有效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径,应以刚柔并济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

首先,强化生态法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束。2003年非典之后,“让野生动物远离餐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在过去的17年间,只在2016年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了修订,明确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像蝙蝠、水貂等可能大量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却并未列入其中。建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加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进程,在法律层面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进一步夯实生态法治基础,从源头严格管理野生动物非法捕猎和贸易,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

其次,倡导生态价值理念。针对食用野生动物这类行为而言,最恰当、最适用的生态价值理念是“永久保护、杜绝食用”。其中关键一环在于需求侧的生态治理,应有效抑制消费端对野生动物的“虎视眈眈”。正如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广告所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例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有效切断食用野生动物的黑色利益链条,最大程度降低类似疫情的发生概率及安全风险。

第三,明确生态行为主体。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文明范式转型,最终要复归到人类行为主体自身的行动上。其中,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构成生态行为主体的关键力量。建议政府落实对猎捕、杀害、收购、运输、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全链条监管责任,推动企业坚持不经营野生动物,拓展公众监督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渠道,调动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构建以政府管治、企业守责、公众监督为特征的多元主体绿色行动体系,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新时代下的绿色行动新风尚。

(摘编自罗胤晨《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探测深空需要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1988年10月,世界无线电管理大会(WARC)ORB-88会议确定将深空的边界修订为距离地球大于或等于200万千米的空间,国际空间数据咨询委员会(CCSDS)在其建议标准书中也将距离地球200万千米以远的航天活动定义为B类任务(即深空任务);我国则将月球探测作为了深空探测的起点。

深空探测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空间和天体两部分,一般由近及远:月球是起点和前哨站;火星是月球之后的又一个探测热点;小天体探测日益受到重视;多目标多任务探测是深空探测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的探测活动一直未曾间断过;火星和金星之外的大行星及其卫星探测活动任重道远。

探测方式上,一般包括飞越、硬着陆(撞击)、环绕、软着陆(+巡视)、无人采样返回、载人探测等形式。近年来出现的两个新趋势:对同一探测对象采取多种探测形式交替进行的方式;在一次任务中多种探测手段组合实现综合探测。

深空探测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取决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支撑,这些关键技术包括深空轨道设计与优化、自主技术、能源与推进、深空测控通信、新型结构与机构、新型科学载荷技术等。其中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包括多体系统能量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及不规则弱引力场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等;自主技术包括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主控制技术、自主故障处理技术等;新型能源与推进技术包括核能源技术、电推进技术、太阳帆推进技术等。

深空探测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促进对太阳系及宇宙的形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明确人类航天活动的重要方向;二是有利于推动空间技术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提升人类进入太空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催生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的新学科、新技术,从而促进一系列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进步。

(摘选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材料二:

据统计,至今全球火星探测成功率大约为40%,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6个国家和组织发起了44次火星探索计划,但只有8次真正实现了火星着陆,火星甚至一度被航天界称为“航天器的墓地”,原因在于火星探测工程难点众多。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看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为“弯道超车”。他表示,我们若想实现超越,需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两步并成一步走”,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火星探测任务从来没有过的,这一跨越式方案将成为全球首次。当然,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艰巨。事实上,我国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这次火星探测任务没有简单重复其他国家火星探测的老路,起点设置很高,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自信。

国家航天局称,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天问系列”命名,也使用同一个主标识”揽星九天”。这意味着,中国已将行星探测计划进行整体规划,火星只是第一步。据了解,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初步明确了4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2021年到达火星。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其它行星系探测。

(摘自杨戈《雄心更在深空外》,《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0年5月)

材料三:

“嫦娥”五号将实现四个重大首次突破。

“嫦娥”五号计划在月面采集2千克样品,并且是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月壤。一种方式是利用钻取器,获取深度为2米的月球样品。另一种方式是用机械臂的电铲铲取月壤,取得月球表面具有独特信息的月球样品。获取的样品必须尽量保持原样,不能破坏其层次结构。此外还要在月面真空环境下完成样品封装,并带回地球,整个环节必须分毫不差。

本次任务的核心是返回,月面起飞是最关键的技术突破。完成月面采样后,“嫦娥”五号的上升器要从月面起飞,摆脱月球引力抵达环月轨道。上升器只能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因为它携带的燃料有限,不可能直接飞回地球,只能到达在月球轨道飞行的轨道器,由轨道器携带返回器完成接下来的行程。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新技术,相当于在月球上发射一个火箭,要实现自动发射,需要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月球采集的样品被送入月球轨道后将与轨道器对接,它们的对接将是“针尖”对“针尖”的对接,而这种对接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地球上无法看见,也根本无法提供数据和测控支持,完全由事先植入的人工智能来完成,比“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的无人交会对接难度更大。

与“神舟”飞船回家时一头扎进大气层不同,“嫦娥”五号返回地球的速度非常快,将达到11.2千米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势必会因为高温而被烧毁。要控制它减速至7.9千米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地球轨道,乃至最终安全返回到指定地点,这些都有很大难度。

(选自《“嫦娥”五号的四个首次突破》,《文萃报》2020年第40期)

基础知识检测
综合运用
语言表达
微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