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1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 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
C、 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 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下列哪一组说法不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共同特点(   )
A、 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都受环境的影响
B、 都可以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C、 功能上都具有两重性
D、 都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脑的高级功能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B、 大多数人大脑左半球主导语言功能,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
C、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D、 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B、 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会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
B、 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
C、 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
D、 在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生物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它们之间的种间竞争就越激烈
B、 一定地域内,如果一种动物的天敌被大量捕杀,则该动物的数量就会持续大量增加
C、 如果草原上没有食草动物,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会增加,食肉动物数量减少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它们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普遍调节机制是(   )
A、 神经调节
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免疫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下列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光的利用有关
B、 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C、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D、 植物的垂直分布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图示免疫反应为细胞免疫
B、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 二次免疫时,图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 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消灭
图1数字表示人体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突触,其中Gly与突触后膜结合,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图2表示兴奋传来后突触1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降低突触1中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会导致动作电位上升
B、 图2中发生ab、bc段电位变化时,离子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C、 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膜两侧电位差没有发生改变
D、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 血液→组织液→骨髓肌细胞
B、 淋巴液→血液→组织液→骨骼肌细胞
C、 血液→淋巴液→组织液→骨骼肌细胞
D、 淋巴液→组织液→骨骼肌细胞
图甲为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示意图,图乙为单侧水刺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根的向水弯曲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由图甲可知,单侧光会引起向光侧、背光侧的细胞伸长程度不同
C、 图乙中根向水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水侧,导致根向水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 图乙中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电流计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绘制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点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 若在a、b两点间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 若减小图1中a、b两点间的距离,则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
D、 若将a点处电极移向膜外,在箭头处施加刺激,根据电流计指针变化绘制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图与图2相同
如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以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 若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靶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
D、 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垂体细胞不可能成为靶细胞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   )
A、 只引发体液免疫而不发生细胞免疫
B、 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C、 浆细胞特异性识别疫苗从而产生相应抗体
D、 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关于生长素及类似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特实验证明生长素的存在,并从植物中首次提取出了吲哚乙酸
B、 生长素的发现使人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 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顶芽,从而使顶芽优先生长,表现为顶端优势
D、 α-萘乙酸、2,4-D和生长素有相似的生理效应,因此都称为植物激素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B、 草坪结构简单,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
C、 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D、 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中甲、乙代表结构,①〜③代表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
B、 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③的靶细胞是几乎所有组织细胞
D、 该调节过程不受神经调节的影响
我国首家“生命银行”协和脐血干细胞自体储存库已正式向市民开放,家长可把孩子的脐血保存在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命银行”是为了保存脐血里大量的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
B、 自体基因异常引起的白血病,可用自身脐血来治疗
C、 脐血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D、 脐血移植与异体移植相比,不会因寻找适合骨髓而延误治疗时机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寒冷时血管收缩
C、 手触碰到很烫的东西立即收回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 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钠钾泵携带钾离子往外运输从而使膜外为正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
B、 钠离子通道是胞外Na+内流和胞内K+外流共同的通道
C、 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 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B、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C、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原都是蛋白质
B、 过敏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C、 过敏反应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找出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灾过后草原的演替 
B、 过量砍伐后森林的演替
C、 弃耕农田的演替
D、 裸岩上的演替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