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综合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 黎”
B、 “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中华传统文化藏在古诗文中,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B、 《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 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D、 《虽有嘉肴》和《大道之行也》都出自《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 每次出发之前,春雁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默写

名著导读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忆里的乡戏

曾令兵

       很久以前,家在近郊,桑葚的红紫,阳桃的青绿,茉莉的皎白,菊花的金黄,都曾是为我美好重年打底的绚烂,但总是不及村里青石戏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戏曲留下的妖娆。

       每逢农历里的大节,悠扬的歌声在清凉的夜风里断断续续地传来,轻敲着耳骨钻进心里,一丝一缕地洇成一片浮动的朦胧月色的迷醉时,我就马上明白村里请来的戏班子已开始吊嗓子练唱了。恍隐中,艺人们躲在飘飞水袖后面的羞涩笑靥仿佛就在眼前,于是便万分心急地拉着爷爷去看戏。

       小庙前的空地上也早就坐满了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但从不高声说笑。农人们平日里的粗犷全不见了,脸上全无例外地带着幸福的神采,眼角眉梢上写满了认真与期待。此时,皎洁月光下的戏台正浸润在夏夜清冽而洁净的空气里,还弥漫着日间谷子残留堕微香,夹杂着泥土和夜雾的味道,轻轻一嗅就舒坦无比

       终于开唱了,师傅们敲着金钹拉着二胡,好听的亲切曲调就飘了出来飞到各个角落,让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故乡的乡戏虽然没有吴侬软语的越剧那样珠圆玉润,却带着特有的热情,活泼但不媚俗,平易却又不卑贱,向外散发着它古老而不失蓬勃的生命力。只是年纪尚小,听不全那些时而迅疾时而凝重的台词,总是一知半解地连蒙带猜,也分外关注台上艺人的一颦一笑。不必说孩子们最喜欢的滑稽可笑的丑角,即使是面对拖着长腔的老生也舍不得移开眼去,小小年纪竞也会随着剧情不时喟然长叹抑或拊掌大笑。

       只是黄毛丫头实在无法免俗,最喜欢花旦与小生。记忆里的小生是由女子反串的,那清丽如水的容颜在峨冠博带的映衬下倒也平添几分英气。雪白的扇骨一滑,书生的倜傥潇洒就在风中徐徐绽放。只是那小女子些微的腼腆与羞涩依旧会偶然地在那儒雅的微笑里悄悄显现出来。演花旦的也是极为标致的女子,掩嘴微笑时会忽然满脸绯红,让双颊上的胭脂生动起来,清甜的歌声在那一低头的温柔里慢慢荡漾开去,搅得台下人们的心里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唱到动情处,她眉尖一蹙,长长的水袖一摆,自是有说不出的妩媚。

       故事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俗套,俱是花前月下的才子佳人,征战沙场的骠骑女将。但这些全都凝聚着故乡人们的憧憬与希冀,对于善良和正义的坚持与笃信让一切都变得可亲可敬。曲折跌宕的情节也叫人分外着迷,心旌摇动之际就跌入了戏中的情境,为英雄早逝扼腕,替美人玉殒心伤。所以,每当爷爷倦了要走我都会固执地留下来,哪怕要独自一人走在归家的夜路上。

       多年来我还一直认为,戏台上眉分八彩气宇轩昂的俊朗与眉似远山朱唇妙目的俏丽,是生活里难以企及的美好,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拥有那复活瞬间的鲜活和感动。浓缩了芸芸众生生命轨迹的乡戏,将凭借着它绵长而坚忍的生命力,在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向所有憧憬美好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一切美丽的故事……

(有删改)

写作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