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25
月考试卷
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4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念烟火味

徐立新

①份晚,在下班的途中,我闹到了一股浓烈而久违的烧烤味一一羊肉串正在炭火上登嗞嗞作响。新冠肺炎爆发期问,城市里的饭店路边摊皆关闭。烟火味消失殆尽,生活也随之少了热气腾腾、而今,烟火味渐回街巷,这一幕让我激动不已!

②烟火味,是故乡和母亲赐予我的平生第一味。我出生在乡下,儿时的饭菜饮食,以及成长的每个日子,无不浸染着烟火之味。

③那时,我们村是清一色的砖瓦平房,一个个烟自笔挺挺地立在各家屋顶之上。一日三餐,一缕缕炊烟从烟囱里飘出来,带着各自的滋味,钻入我的鼻腔,让我得以轻松地识破各家铁锅里的烹饪秘密:粗茶淡饭,抑或美馔佳肴。

④烟火味袅袅而起,村庄便活了。对母亲而言,烟火味就是家之味。做饭炒莱时,她总在厨房里忙碌着,一会灶下添柴加火,一会锅前淋油下菜,母亲就在这烟火里忙碌了一辈子,燃尽她柴米油盐的一生。

⑤受母亲影响,我也对烟火味情有独钟。空闲时,会为她看火加柴,感受柴火烟、油烟在身边四散弥漫开来,继而,嗅到诱人的菜饭之香。那些烟火,为锅灶镀了一层层温暖之色,也让母爱之味历久弥深。

⑥经年的烟火味,经母亲之手,如柔水般,从厨房里渗出来,伴我穿过童年,来到青葱岁月。

⑦那一年,正在县城读书的我,寒假前期末考试考得不好,回家途中又逢冬雪飞降。到家时,鞋袜全湿,冷得直哆嗦。母亲立即让我坐进火厢,原来她已早早生起了火盘,设下温暖等我归来。得知我考试不利,她说,没事,下次努力进步就是,“就像你脚下的鞋袜,偶尔会湿,但只用烟火烤熏一下,就会干起来的。”果然,鞋袜很快便干了,全身也热乎了起来。之后,母亲又从火盘里掏出一个烧熟的、烟火味十足的红薯。屋外,大雪纷飞天地间,而我的心头已冰消雪融:盆中炭火犹旺,手中红薯犹热,母亲将烟火味揉捏得既暖心又热肺,我还有什么可耿耿于怀的呢?

⑧烟火烹饪平淡,日子就有了难以割舍的滋味。烟火味, 还造就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家的呵护。她常说,任何时候,家里都不能没烟火味。在母亲看来,家里烟火味越浓,便是人丁越兴旺,亲情越浓烈。地期盼儿女后辈们常回家,人多,厨房便往来不绝,烟火味便一遍一遍流出厅堂,窜出院门,带出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归属感,更有烟火气。

⑨母亲还喜欢筹备家族聚会,凝聚族人。佳节时令,总要把全族人召集起来,吃顿团圆饭。地和婶娘们,就是宴席的“大厨”,在院子里摆开几口大锅,让柴火在锅下噼啪地烧着,白烟在空气中肆意地缭绕着,莱在锅里咕噜地响着。母亲乐见坐等开席的族人们在明火朗烟中,聊着天、打着牌。地说,这样的日子才是入了味的。

⑩母亲在烟火味中,烹饪出乡间美味,为家人、族人凝聚情义。她和乡下很多女性一样,用与生俱来的烟火味,打理着村庄的一个个日夜,让如我般的孩子们,在故乡的烟火味中成长、远行。

⑪定居城市后,我发现越来越难以和烟火味亲近了——厨房和餐厅里的烟火味,被死死民间蔽在后堂里让人难以见到,难以闻到,好在,夜宵排指挡摊上依旧有烟火味,一个个临时支起来的锅灶,在夜色笼罩下烟火四起,猛火和青烟在肆意地撩拔着一颗颗不眠的心,慰藉、熨贴着一个个疲惫的灵魂,让人有家的温暖。饱腹的是食物、抚慰人心的,则是那烟火之味。

⑫儿时背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小火炉的深意所在。现在才明白,诗人眼中,炉火正旺便是寒冬腊月里的烟火味,是他待友会朋不二的邀约之词和款待之物,就像母亲当年用火盘、火厢迎接失落的我一般。

⑬人到中年,我最念烟火味。烟火味,就是活泼泼的生活味,生动而暖人心脾。

(1)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围绕“烟火味"回忆了母亲的哪些往事?

【答案】母亲让“我”儿时的每个日子都浸染烟火之味;在烟火中烤熏鞋袜;母亲用烟火味十足的红薯安慰考试失利的“我”;母亲在烟火味中,烹任出乡间美味,为家人、族人凝聚情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努力破解罕见病救治难题

①“瓷娃娃”“蓝嘴唇”蝴蝶宝宝”“月亮孩子”……这些看似“动听”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个“生命杀手”——罕见病。

②罕见病又称“孤儿病”。目前,全球罕见病有7000多种,包括渐冻症、血友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他们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之痛,承受着异常沉重的经济压力。

③罕见病诊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罕见病患者被称为“医学的孤儿”。诊断难,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第一道关口。罕见病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及重症等多个学科,由于基层医师普遍缺乏罕见病的专业知识,导致误诊误治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30%以上的罕见病患者需要5位至10位医生诊治才能确诊。用药难,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又一道关口。在全世界,大部分罕见病无药可治,只有不到5%的罕见病有治疗药物。即使如此,患者也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经济负担沉重。

④然而,病虽罕见,关爱不能罕至。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罕见病诊疗的“中国方案”,努力破解罕见病救治难题。例如,公布罕见病目录,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开展罕见病病例直报;加快罕见病新药审批,并将其纳入医保目录;通过对罕见病药品谈判准入。使部分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建立罕见病多层次保障机制,织密基本医疗保障网,减轻早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旦遭遇罕见病,往往意味着巨额的医疗支出可能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事实上,国家之所以要建立基本医保制度,日的就是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只有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才能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尽管罕见病的患病率低,但由于病种较多,其惠病总人数并不少。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罕见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与每一个患者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既体现在如何对待“多数人”,更体现在如何对待“少数人”。因此,我国医保制度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保障常见病,也要兼顾罕见病,聚焦短板弱项,强化兜底保障。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⑤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早筛早查是预防罕见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研究显示,80%以,上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50%的人在出生或儿童期发病。一旦配偶双方存在相同缺陷基因,下一代就有可能患罕见病。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婴儿是否有罕见病基因突变。罕见病高危群体进行产前筛查,能够有效防范罕见病的发生。通过基因检测、产期筛查等手段预防罕见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残带来的社会资源消耗。因此,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罕见病防治的最优策略。

(1)文章③-⑤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对罕见病进行说明的?

【答案】罕见病的诊治困难;罕见病诊疗的“中国方案”;罕见病的预防。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