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2月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2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导致图1、图2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海权意识增强
B、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C、 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
D、 朝贡贸易体系的发展
下图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企业分布图(局部)。据此可推知(   )

 

A、 洋务派萌生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意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均衡发展局面凸显
C、 民用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强于军事工业
D、 洋务企业数量呈现西多东少态势
1979年,无锡第三十四中学开展了关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三美”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经过团中央的协调发动,“五讲四美”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到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五讲四美”同“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宣传。这一口号的提出(    )
A、 体现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B、 经历了从底层自发向官方推广的历史进程
C、 反映了调节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D、 忽视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如图所示,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这次大迁徙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   )

 

A、 雅利安人创造了哈拉帕文化
B、 大月氏人被迫西迁建立了贵霜帝国
C、 亚述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D、 波斯人首次统一西亚和北非文明区
下图漫画题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
B、 反全球化已成为主流民意
C、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 维护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

非选择题(本题第16——19题共4题,共5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与现代化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过程。它们都起源于资本,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出现之前,全球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化。但是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之后,全球化、现代化与资本主义重合的历史就被打破了。全球化出现新的历史转向,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而是出现了一球两制的局面。资本主义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另一种选择。

……为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强国道路,(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屈辱中探索,在悲愤中奋起。他们或著书立说,开启人民心智;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业救国;或搞洋务运动,保全皇权统治;或改良、革命,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国家等。他们不懈追求,前赴后继。这些探索和斗争,每次都对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每一次都失败了。

——王文凯《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夯实了政党根基。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小康社会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于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