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一模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共48分)

如图为18世纪中叶英国议会下院开会的情景,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侧。这反映出(   )

A、 议会下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B、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C、 反对党对执政党拥有监督权
D、 英国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效应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心态,进而影响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该学者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
B、 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C、 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
D、 各国共同享有全球化带来的受益福利
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由汉唐时代追求的雄浑壮美,转向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并逐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理学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生活
B、 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C、 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D、 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屏弃
近代西方国家电报行业的发展过程是先有国内线路;再有国际线路,而中国是先有国际线路,后有国内线路。中国电报业这一特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B、 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 近代科学技术未实现普及
D、 传统邮驿制度的健全
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后退”(   )
A、 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
B、 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C、 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分析题(共4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请回答:

论述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