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2023年初中生毕业水平模拟测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9-28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 (17 分)
请根据对话中的相关信息,按要求完成题目。

某小组同学在语文探究课上对于古典乐器进行了梳理,请你帮忙把内容填完整。

(组长):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古典乐器也一直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大家在语文学习生活中知道了哪些独特的乐器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哦!

(小樱):羌笛——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主要在中国西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独奏。边塞诗中常见,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①

(小楠):喇叭——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是唢呐的俗称。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音色明亮,音量大,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如王磐《朝天子·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②

(小佳):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③。《诗经·关雎》也有记载:④,琴瑟友之。

(晓东):琵琶——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招待朋友的奏乐,⑤,胡琴琵琶与羌笛。

(小樱):我查了资料,知道了“芦管”和“玉笛”的关联。“芦管”也叫“芦笳”,纳西族吹奏乐器,擅于演奏速度较慢、缠绵悱恻、哀伤动人的乐曲。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⑥,一夜征人尽望乡”,而“玉笛”也只是笛子的美称,并不真的是用玉做的。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⑦,散入春风满洛城”。

(小佳):我还发现了“箜篌”、“胡笳”等乐器……

(组长):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啊,怪不得古人经常会在宴饮之时都会有音乐助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所以后人才会用“丝竹”指代⑧。如刘禹锡《陋室铭》“⑨。”

大家以后可以多多交流,分享更多有意义的……

书海遨游 (48 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培厚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土壤(节选)

“很有代入感,处处都有我的人生记忆点”“开年好剧”“讲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也是中国社会变革史” ……正在热 播的电视剧《人世间》,收获好口碑与高收视率,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网络平台的热搜。近年来, 国产精品剧层出不穷,主旋律作品“爆款”频出,一批品质上乘、 口碑上乘的剧集提振了观众对国产剧的信心。

从热议中,我们看到观众对电视剧精品的期待。“一部《山海情》实现了电视遥控器在家庭的代际统一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功勋》的番外就是现在” ……观众的真心点赞和真切感慨,体现了优秀国产剧的深厚观众 缘,也证明了好作品的强大生命力。

这部年代剧中富有年代感的各种物件,例如砖房、土炕、土灶等等,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那个年代东北的地方特色。在服化道方面,《人世间》轻松便能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当然,一部好作品的核心在于观点表达,梁晓声借由角色之口说出自己想 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道尽了人情冷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其深刻又朴素的内核,那就是“爱”。这不仅是男女之爱,更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前辈对后辈的关爱。           

  (选自《人民日报》2022 年 2 月 28 日第05 版)

材料二:用数据解读《人世间》

《人世间》播出期间在收视率、热度等方面全面领跑同期剧集市场。收视率从一开始的 1.5%左右稳步上升,大结局的前一天,酷云收视率破 3,以 3.0047%完美收官。除了收视率之外,平台播放量也是相当牛。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从开播首日就开始霸榜,最高达到了 33.23%,这个数字是真的很厉害。“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听上去很专业,可以做一个横向比较,一般的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都在 10%以下,达到 15-20%的就已经是大热剧了,《人世间》达到了 30%以上。

材料三:专访《人世间》导演李路:

南方周末:梁晓声的原著《人世间》被称为“平民的史诗”,你决定拍摄《人世间》时,怎么理解这个作品?

李路:我拿到《人世间》的时候是 2018 年 6 月,那时候它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没有被称为“平民的史诗”,只是一 套小说刚刚出版。我把这个小说读了,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南方周末:你希望拍一部伟大的作品,《人世间》  讲的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李路:要看清楚《人世间》小说文字背后巨大的力量,这可能是很多人看不到的。写这么小的一个家庭、一条胡同、一个片区的青春史,怎么就折射出中国这五十年的巨大变迁呢?怎么能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呢?梁晓声老师来了之后,我觉得 大家切合点是一样的,有一种使命感,想为百姓、想为平民,想为这个时代,中国历史上剧变的这五十年的人和事给予视觉、文字证明,大家还是有家国情怀的。

所以,在拍摄时,光字片里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孝道、人与人的温暖,这是我们更看重的,或者说这些年所缺失、人内心的某个角落尚存的。你看韩剧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是一家人吃饭香喷喷的,咱们确实这么多年都是家里人口越来越稀少,年 味越来越少,人情味越来越淡薄,邻里不相来往,独生子女没有家庭群落。但是,虽然稀薄,你不能说每个人的心里没这块,都是有,只是没被唤醒。这部戏有一个唤醒功能,就是把中国人这几千年来人情、家、国,小的和大的温暖的勾连在这里好好 编织出来。按这个方向走,我们把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去掉了,把温暖作为该剧的主旋律之一,让大家更多感受到这五十年中国大的变迁,由官员、工人、各个阶层的努力和付出,加上隐忍捏合在一起的产物。

小语是校报《春雨》的记者,准备做一组关于“小人物”与热播剧《人世间》的专题报道,以上是她手头的一组素材。 你阅读完材料后,完成下列题目。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 亲都做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中描 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 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 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 驱的故事, 冒险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 · 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 ,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 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遗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 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 中描写自己的情趣: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 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呜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 (山海经)》 (其一)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 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 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 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 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间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 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 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 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

③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

抒写情怀 (55 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