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实验装置
检查气密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烧杯中的水:方便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量筒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底部少量的水:冷却溅落的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将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有橡皮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约80℃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得越剧烈
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后再光照4h,选取一张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滴上碘液,叶片变成蓝色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X
O2
N2
Y
20℃水
40℃水
60℃水
80℃水
现象回答:
①用磁感线表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
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855年,瑞典科学家发明了“安全火柴”(如图乙) ,只需将火柴头快速从火柴盒侧面划过,便可引燃火柴,且保存和使用比“摩擦火柴”更加方便和安全。
资料一:白磷和红磷的部分性质如表。
资料二:玻璃粉是一种颗粒粗糙、化学性质稳定的粉末,能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资料三:氯酸钾受热易分解。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
实验1:如图乙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用数字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丙数据。
实验2:收集一瓶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瓶中。现象:蜡烛继续燃烧,没有立刻熄灭。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进塞子,白磷不能燃烧;
③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④打开K1和K2 , 用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集气瓶中液面刚低于燃烧匙底部时,立即同时关闭K1和K2 , 发现集气瓶中白磷燃烧,此时读出注射器中的水量为V1 ;
⑤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
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燃烧的条件】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②冷却至室温;③ 通入 O2,点燃酒精灯。
科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