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必修下语文 2 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分层作业 (培优篇)

日期: 2025-04-2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8小题)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且于楚(从属二主)                 越国以远(把…当做边邑)
B、 晋函陵(驻军)                       焉用亡郑以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朝而夕设版焉(渡河)
D、 秦伯(言,道)                      又欲其西封(延伸、扩张)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B、 之                   许:答应
C、 且君尝为晋君矣      赐:赏赐
D、 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对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词用作动词:晋函陵/君之
B、 名词的意动用法:越国以远/既东
C、 动词的使动用法:阙秦以晋/且于楚也
D、 名词作状语:缒而出/朝济而设版焉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 夫晋,何厌之有?
B、 是寡人之过也。
C、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篇就营选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B、 烛之武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了他的深明大义。不过其先“辞”后“许”,暴露了显摆自己的弱点。
C、 文章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
D、 全文的说辞只有短短的一百多个字,却详略得当,说理透彻,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动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兵时很讲究技巧,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时,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直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解除了对方的戒备心理,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B、 在分析郑国的存亡时,烛之武从秦国的利益出发,讲明存郑之利和亡郑之弊,最终使秦伯放弃了攻郑的计划。
C、 鉴于秦、晋是同盟关系,烛之武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巧妙地点明了秦、晋两国的各自利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D、 烛之武从现实说到历史,分析晋国的忘恩负义,提醒秦伯,晋国灭郑之后,必欲灭秦,让秦伯对晋国产生警惕之心。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不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
C、 若郑而有益于君
D、 以一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 夫晋,何厌之有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文言文阅读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 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