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
A、 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B、 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
A、 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 建立了对新疆有效的管辖
C、 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 实现了同西域的联系往来
如图是河南邓州出土的南朝牛车画像砖,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 表现了精湛的手工技术
B、 反映了养尊处优的社会风尚
C、 适应江南气候和地形特点
D、 经济贫困、马匹稀少
史学家贡德佛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宋代经济繁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长达百年的和平环境
B、 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C、 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
D、 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镇经济繁荣
B、 文化专制松弛
C、 外来文化影响
D、 印刷技术进步
某同学收集了“鸦片战争——陈化成、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抗日战争——左权”等素材。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B、 先进中国人的近代化探索
C、 列强侵华与人民的抗争
D、 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剧
有人把中国近代的某个救国方案比喻成“开颅洗脑”。这个方案的影响是(    )
A、 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的运动
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B、 西方鼓动国民党发动内战
C、 西方遏制苏联的需要
D、 抗战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如图是现代画家吴静波在1956年创作的《竞赛》,它再现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场景。这幅画反映了(    )

A、 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生产
B、 土地承包经营后的丰收
C、 人民公社社员的劳动
D、 生产大队里的分工协作
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一现象(    )
A、   直接促成最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B、 体现了国家政策强大的导向性
C、 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受益者
D、 迈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如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的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出希腊(    )

A、 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B、 重视公民素质培养
C、 小国寡民特点突出
D、 军事实力冠绝欧洲
中世纪欧洲,人的姓名多来源于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中圣哲,15世纪后按民间喜好取名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B、 人性觉醒冲击世俗观念
C、 民众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D、 教育进步拓展民众视野
重要的国际会议对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共同影响是(    )
A、 都形成战后世界新格局
B、 都由英法美三国操纵
C、 都化解了国家间的矛盾
D、 都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022年3月8日,被誉为“当代保尔”的朱彦夫入选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人说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具备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

事迹

枪杆子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参军入伍,16年入党,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大小战役、战斗近百次,在战场上他舍生忘死,荣立战功三次。在抗美援朝战场的长津湖战役中,所在连队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与敌人血战三天三夜,战友或战亡或冻亡,他独守阵地又打退美军多次进攻,被炸昏迷后被冻成一座“冰雕”。被救后,经过47次手术,昏迷93天的朱彦夫奇迹般“复活”了,但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朱彦夫是长津湖战役中全连唯一幸存的“冰雕战士”。

锄杆子

1956年朱彦夫放弃条件优越的医院疗养康复,毅然回到家乡。1957年,24岁的朱彦夫担任了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他用25年时间带领村民发起了棚沟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的“三大战役”,打赢了脱贫致富的攻坚战,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笔杆子

1982年,朱彦夫主动辞去村支书职务。卸任后的朱彦夫萌生了把战友们英勇作战的故事和自己身残志坚的经历写成自传体小说教育后人的想法。凭着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他用嘴衔笔写、残臂抱笔写,铁圈套笔写,苦熬苦写了7年,于1996年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之后又写了第二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

材料二:朱彦夫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请回答:

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下面表格,把数字代表的内容写在相应位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电器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垄断组织出现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社会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推进改革。工人阶级崛起,中间阶层出现。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中间阶层壮大。

国际共运

国际共运走向联合;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武力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国际格局

英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西欧进一步扩张,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英德矛盾激化,演变成两大军事集团,走向“一战”,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民族主义

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例如亚洲的⑤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文学艺术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

梵高

对中国

消极: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积极:①冲击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走向瓦解,客观刺激了近代工业特别是⑥经济的产生。

消极: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中国资本输出冲击和阻碍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积极:①进一步冲击着中国的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激起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客观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例如:⑦

社会生活

城市化进程加快;⑧

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