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5
开学考试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用价值而促进了中原地区医药学的发展。异域诸国对汉朝丝绸、漆器等的需求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的繁荣。此外,社会上胡风兴起,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人的信仰体系。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商品的畅销彰显了汉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强盛》

材料二:明朝初期,以朝贡贸易为主的官方贸易受到推崇,且朝廷对海上民间贸易限制严苛,民间瓷器外销也因此严重萎缩,走私活动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渐趋活跃。隆庆元年(1567年),明帝国有限度地解除“海禁”,民间贸易兴盛,带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海上丝绸之路扩展为全球性的海路网络。清代前期,来华的欧洲商船增多,康熙开禁,设广州、厦门、宁波和云台山4个通商口岸,允许欧洲商船来华贸易。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仅允许广州一口通商,但来华船只仍不断增加。清代前中期,中国瓷器外销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刘冬媚《碧海遗珍--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沉船出水陶瓷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后期,一种新刑的工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它的太盾不在干使用机器,而是创诰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而有节奏地劳动,他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上下班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夹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与此同时,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每一个工人在他自己的工序上都是行家里手,但同时他也降格成一个普通的熟练工,除了他负责的这道工序外,他可能什么都不会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在这些新的行业,英国发展迟缓非常明显就是明证。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