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三次阶段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学者描述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一个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一个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对此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民思想实现了彻底解放
B、 中国的科学思想成果领先世界
C、 民国初年社会出现新气象
D、 文化革新助推新文化运动兴起
据学者统计,1933年中国制造产品只有30%出口到国际市场,而70%提供给国内市场。华资工厂生产的部分轻工业产品已经占有60%以上的国内份额。这一经济格局(   )
A、 改变了中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布局
B、 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 主要得益于外国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 为中国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一定保障
16世纪左右,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这反映出( )
A、 欧洲手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
B、 工业革命推动精密机械制造
C、 技术促使欧洲占据发展先机
D、 欧洲利用航路进行商品倾销
下图为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中的阶级关系示意图(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据此示意图可以推论出( )

A、 法国革命深受宗教因素影响
B、 英国革命的双方阵营利益一致
C、 法国革命的阶级对抗很激烈
D、 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更有意义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认识的变化( )
A、 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 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 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 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   )
A、 加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步伐
B、 是太平洋战争经济战的一部分
C、 有效延缓了日军的南进速度
D、 彰显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 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领域,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开始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举行集会,罢工、游行等,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了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我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不断掀起工人运动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并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

——摘编自《党史上的工运记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